关于征求《江油市“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送审稿 )》修改意见的通知

征集时间:[ 2023-11-06 ] 至 [ 2023-12-06 ]状态:已过期

广大市民朋友们:

按照《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三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并落实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结合《四川省“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绵阳市“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健康江油2030”规划纲要》《江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健康江油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我市起草了《江油市“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征求意见稿 )》,现特向社会予以公示,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 30天,敬请广大市民朋友积极参与,并提出宝贵意见。

填写修改意见后请将交扫描件发至邮箱,联系人:黄老师,联系电话:08163221671

邮箱:398474316@qq.com

附件:1.征求《江油市“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送审稿 )》修改意见表

2.江油市“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征求意见稿 )

2023年11月6日

 

 

附件1

征求《江油市“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送审稿 )》修改意见表

填表时间:        

意见反馈单位(人)

 

联系电话

 

具体意见

 


附件2

江油市“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

(送审稿)

 

为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科学制定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推进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四川省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绵阳市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健康江油2030”规划纲要》《江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江油市总面积2720平方千米,辖22个镇、1个乡、1个街道办事处、1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7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82个村民委员会。截至2020年底,全市户籍总人口85.40万人,城镇化率61.14%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77.74亿元、年均增长7.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亿元、年均增长7.1%十三五期间,大力推进健康江油建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加速振兴发展,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城乡居民健康状况不断改善,全市人均预期寿命从201577.18岁提高到202081.24岁。截至2020年底,全市医疗卫生机构686所,其中政府举办的公立医疗机构13个,乡镇卫生院24所(内设13个分院、2个门诊),医养中心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所,村卫生室(点)390个,民办医疗机构235个(含个体诊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其他卫生机构8全市卫生人员7997人(政府举办医疗机构6073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507人(执业医师2397人,注册护士2728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为3.28人、3.74人;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床位数6244张,开放床位数7658张。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床位数8.51张,开放床位数10.47全市三级医院达到4个(三级甲等1所、三级乙等2所、三级甲等中医医院1所),二级医院5所(二级甲等3所、二级乙等2所),一级甲等2所,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二)问题与挑战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卫生健康供给难以满足居民健康需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主要健康威胁,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偏低,吸烟、过量饮酒、缺乏锻炼、不合理膳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比较普遍,由此引发的疾病问题日益突出。新冠肺炎等新发传染病与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精神卫生、职业健康、地方病等方面的问题不容忽视,新旧问题交织影响,给卫生健康领域带来一系列挑战。同时,卫生健康发展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优质资源短缺,结构不合理,区域不均衡,卫生人力短板突出,基层服务能力依然薄弱。公共卫生体系短板凸显,疾病预防控制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且流失严重,早期主动监测和预警能力不强,重大疫情救治设施不足,平急快速转化不够。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机构之间衔接协作机制不健全,医防缺少有效融合,上下联动协作不足,以健康为中心的整合型系统连续服务模式尚未形成。三医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仍待增强,医疗服务价格和人事薪酬等关键环节改革有待深化,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仍需完善。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新的发展理念,以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为主题,以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核心,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加快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全面建设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补齐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短板,推动发展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服务体系从规模数量增长转变为质量效益提升、机构之间从自主发展转变为整合协作,推动城乡居民享有便捷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系统整合。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府对卫生健康的领导责任、投入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坚持系统整合,统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统筹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服务,强化全行业与属地管理,提升服务体系整体效能。

坚持需求导向,提质扩能。适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以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增加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供给,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

坚持均衡布局,重心下沉。加快优质资源均衡配置,缩小城乡、区域、人群间资源配置和服务水平差距,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持续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坚持预防为主,平急结合。强化预防为主,把预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和投入力度,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强化重大疾病早期防控。立足平时需求,充分考虑重大疫情和突发事件应对需要,完善设施设备标准,提高应急处置和快速转化能力。

坚持改革创新,强化支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加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与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人事薪酬等政策协同,充分发挥人才、科技、信息等支撑作用,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

(三)发展目标

2025年基本形成与江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城乡统筹、功能互补、连续协同、运行高效覆盖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显著提升,公立医院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基层首诊分诊和健康守门人能力明显增强,特色优势鲜明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以一老一小为重点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提升。

1主要发展指标

类别

序号

主要指标

2020

现状

2025

目标

指标性质

疾病预

1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数万人

4.5

6.64

预期性

防控制

体系

2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标准化基础设施

全覆盖

预期性

应急医

3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含中医医院,下同设置感染性疾病科的比例

100

约束性

疗救治

4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发热诊室门诊、哨点比例

100

约束性

体系

5

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8.51

9

预期性

 

6

每千人口公立中医医院床位数

0.55

0.85

预期性

 

7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

3.28

3.5

预期性

 

8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

3.74

4

预期性

 

9

每千人口药师

0.48

0.54

预期性

床位和

10

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

3.63

4

预期性

人力配

11

医护比

01:01.1

01:01.2

预期性

12

床人卫生人员

01:01.2

01:01.6

预期性

中医药

13

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

0.89

0.92

预期性

服务体

14

设置中医临床科室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比例

100

100

约束性

15

设置中医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比例

100

100

约束性

重点人群服务补短板

16

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

3.1

4.5

预期性

17

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比例

90

90

预期性

健康

18

人均预期寿命

81.24

>81.24

预期性

水平

19

人均健康预期寿命

同比例

预期性

 

提高

三、总体布局和资源配置

(一)总体布局

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由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构成。

1.医院。医院分为公立医院和非公立医院。公立医院是政府向辖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主要承担县域内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急危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培训和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政府指定的公共卫生服务、突发事件的医疗处置和紧急救援、医疗支援等任务。其中公立医院分为政府办医院和其他公立医院(国有企事业单位举办医院)。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包括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医务室、门诊部和诊所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以及部分疾病的康复、护理,接收医院转诊患者,向医院转诊超出自身服务能力的患者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3.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由政府举办。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原则上为政府主办,主要包括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卫生监督机构、急救中心(站)、专科疾病防治机构等

4.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独立设置的血液透析中心、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健康体检中心等按照法律、法规和区域规划,根据社会需求合理设置其他卫生健康服务或管理机构。

(二)资源配置

1.床位配置

1)合理增加床位规模。2025年,全市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0.5张以上。

2)优化床位结构。适度控制治疗床位增长,增量床位优先向传染病、重症、妇产、儿科、肿瘤、康复、精神、老年病等领域倾斜。根据医疗机构类别和床位使用功能,实行床位分类管理制度,推动床位急慢分开。

3)提高床位使用质量。医疗机构开放床位数与规划编制床位数应当基本保持一致。推动市级医院更加突出急危重症、疑难病症诊疗,逐步压缩一、二类手术比例。将预约诊疗、日间手术等服务常态化、制度化,提高预约转诊比例和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提高床单元使用效率,控制综合医院平均住院日。鼓励医疗机构成立住院服务中心,打破以科室为单位的资源管理方式,对全院床位实行统筹调配。

2“十四五时期江油市医疗机构床位配置

机构名称

2020年床位数(张)

2025

编制位数(张)

实有

床位

编制

床位

公立医院(医政股)

江油市人民医院

1130

780

1000

江油市第二人民医院

800

800

800

江油市九三医院

850

810

810

江油市中医医院

400

450

799

江油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江油市妇幼保健院

110

80

200

江油市第三人民医院(江油市精神病医院)

650

410

600

江油市第四人民医院

300

500

500

江油市第五人民医院(江油市骨科医院)

210

210

250

江油市传染病医院(江油市老年病医院)

270

160

160

江油市华坪医院

3

25

25

江油市城东医院

100

30

30

江油市铁路医院

66

50

90

江油市职业病医院

30

30

30

小计

4919

4335

5294

基层医疗机构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中心

2024

1350

2024

非公立医院

非公立医院

715

539

715

合计

 

7658

6224

8033

2.人员配置

按照居民卫生服务需求量和医师工作量为依据,合理确定医护人员比例,实现各类人才规模与人民健康服务需求相适应、分布趋于合理、各类人才队伍统筹协调发展的目标。

2025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3.50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4.0人。加强儿科医师、麻醉师、助产士等紧缺医技人员培养,大力加强药师队伍建设,每千人口药师(士)数增长到0.54人。每10万人口精神科医师(执业助理)数达到3.8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至少应配备2名公共卫生医师。

适应社区基层首诊和家庭医生守门人要求,到2025年,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1名的标准配置乡村医生或乡村执业(助理)医师,按每万人口配备4名全科医师,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至少应配备2名公共卫生医师。

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队伍建设,合理提高公共卫生人员配置标准并落实到位。到2025年,每万人口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数达到1.5人,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得低于85%,卫生技术人员不得低于70%。妇幼保健机构保健人员按每万名人口配备1名的比例配备,按照设置床位数以1:1.7确定临床人员。

其他卫生健康机构。根据工作性质和工作量,参照国家有关规定合理配置人员。

3.设备配置

优化医用设备配置。按照总量控制、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强配置规划和准入管理。严禁公立医院超常装备。严禁使用国家已公布淘汰的机型。引导医疗机构合理配置适宜设备,逐步提高国产医用设备配置水平,降低医疗成本。根据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需要,配置和更新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实验室检测、大型救治、卫生应急和信息化等设施设备;加强承担传染病救治和紧急医学救援任务的医疗机构体外膜肺(ECMO)、移动CT、聚合酶链反应分析仪(PCR)、移动手术室、呼吸机、监护仪、负压救护车、负压担架等设备配置。

4.技术配置

积极推进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每年按要求向绵阳市卫健委推荐,力争每年至少匹配3个以上。按照绵阳分配名额遴选一批市级医学重点学科进行重点建设。积极推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疾病防治领域的优势特色,强化中医药技术推广与应用。

专栏1 “十四五临床重点专科和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1.绵阳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力争不少于1-2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整体提升县域内医疗服务水平。

2.江油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向绵阳卫健委力争支持不少于5个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提升核心专科,夯实支撑专科,打造优势专科,提高肿瘤、心脑血管、呼吸、消化和感染性疾病等防治能力。

3.医学重点学科。围绕眼科、骨科、心血管内科等学科,打造一批代表我市特色优势、市内领先、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医学领先学科;以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呼吸科、胸外科、心血管科等为重点,建设一批解决重大疾病诊疗问题、达到市内或省内先进水平的学科。

5.信息与数据配置

加快数字健康发展,推进5G、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在卫生健康行业融合应用。强化卫生健康信息标准应用,推进全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全员人口信息库建设。稳妥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规范上云。完善全员人口、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基础资源等核心数据库管理。推动县域电子病历和基层医疗信息、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和老年健康等信息、采集设备信息、可穿戴设备标准化信息等全部归集入健康档案。加快医疗机构电子病历、检查检验结果、医学影像资料等信息共享互认。

专栏2 “十四五健康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

1.健康信息数据库建设。支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向政务云迁移,优化提升平台性能。整合业务应用系统,动态更新健康信息资源目录。

2.健康信息互联共享建设。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内信息共享。建设跨机构电子病历调阅共享、医疗公卫信息共享数据库。

3.疫情防控信息化建设。依托省疫情防控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快促进电子健康码、医保码系统融合使用。

4.“互联网+医疗健康项目。支持建设互联网医院。继续推广电子健康码。扩大远程医疗网络覆盖范围,实施县域医疗机构远程诊室建设项目。

四、主要工作任务

(一)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

1.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1)完善体系构成。全面推进落实四方责任,明确政府、部门、单位、个人责任,建立定期研究部署重大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发挥以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优势,健全以市疾控中心为骨干,医疗机构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善疾控基础条件,做好市疾控中心三乙复审工作。

2)强化能力建设。优化疾控机构职能设置,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职能。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适应现代化疾控体系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稳定疾控队伍。积极安排疾控专业人员到省内高等院校或疾控中心进行进修学习,培养能解决疫情形势研判、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实际问题的人才。

3)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诊室(哨点)设置并规范运行。加强疾控机构对医疗卫生机构疾控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考核。建立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协同监测机制,发挥哨点监测作用。强化乡镇(街道)公共卫生管理权责,落实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职责,提升农村地区疫情防控能力,落实网格员的五包一责任制,提高预警监测、环境消杀和医疗救治能力,补齐农村地区防控短板。

4)构建医防协同联动机制。积极探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建立完善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和监督监管相互制约的机制,推进疾病三级预防和连续管理模式。

2.强化监测预警能力

1)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加强信息互通、医防融合、系统集成、分级预警,构建多点触发、反应快速、权威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依托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构建县、乡两级预警监测网络。健全网络直报、医疗机构报告、医务人员直接报告、群众个人报告、舆情监测等多渠道信息综合监测体系,与上级信息同步共享,构建全域监控和全程追踪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预警体系。

2)加强信息报送和风险隐患排查。提高监测分析和综合评价能力,加强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研判和预警,提高潜在隐患的早期识别和快速报告能力。强化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依法依规报告责任,完善传染病管理监督员和检查员机制,健全及时预警制度和信息发布制度。

3)强化数据互通共享。加强疾控机构信息化建设,全面实现各个信息系统之间数据互通,逐步建设动态监测、智能检测、健康管理、数据分析、风险预警、应急处置、决策支持和智能管理一体化智慧疾控信息体系。强化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对接协同,确保传染病信息实时直报和患者就医症状信息直接抓取。拓展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渠道,畅通科研院所和第三方检测机构报告渠道,建立实验室检测信息收集和动态监测系统。

3.提升应急反应能力

1)建立指挥体系。建立和完善多部门联防联控机制,做到指令清晰、系统有序、条块畅达、执行有力。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发现报告、风险评估、信息发布、应急处置及医疗救治等环节职责清晰、无缝对接的机制。

2)提高响应能力。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应急响应机制,明确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参与范围、职责分工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首诊负责、会诊等制度和应急处置流程,提升医务人员早期识别和应急处置水平,提高卫生机构规范化处置能力。

3)提升救援能力。依托较高水平综合医院加强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建立卫生应急队伍,强化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提升第一时间反应、迅速到达现场、有效开展处置能力。依托市级快速反应小分队建立一支基层综合应急分队,引导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应急医疗队。

4.提升重大疫情救治能力

1)加强发热门诊(哨点)和实验室建设。加强疫情防控救治能力建设,加强传染病医院规范化建设。全面加强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规范化建设,加强急诊、重症、呼吸、检验等专科能力设,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检测能力。进一步完善市级医院传染病检测和诊治能力。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独立发热门诊,一般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发热(哨点)诊室。

2)提升应急医疗物资储备能力。完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和体系,完善公共卫生储备专项,科学制定储备目录,科学确定储备规模、种类和储备点,定期开展储备评估,形成动态储备、更换和调用机制。建立原料供应、生产、流通、储备、使用等全链条信息动态监测系统。

5.强化院前医疗急救体系

1)统筹规划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城区完善以市三级医院为主体,二级以上医院为支撑的城区院前医疗急救网络,服务半径不超过3公里。农村地区建立急救中心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三级急救网络,服务半径10—20公里。

2)加强急救车辆和装备配备。根据县域人口的300%估算人口基数,按照每3万人口1辆的标准配备救护车。根据院前医疗急救服务需求合理配置救护车类型,建立救护车配置常态化机制,从十四五开始,逐步替代和淘汰掉超期服役的救护车和老式转运型救护车。配置与卫生应急队伍规模相适应的卫生应急装备。

3)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信息化建设。积极探索建立120急救报警智能化系统,实现报警呼救、实时定位等急救功能,提升指挥调度和信息处理能力。建立院前院内信息衔接系统,推动院前医疗急救与院内信息系统连接贯通,实现救护车在途中即完成对患者的远程会诊和入院接收、检查、手术等相关准备工作,实现院前院内信息无缝衔接,缩短患者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

4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人才队伍建设。根据急救网络规划,合理配置院前医疗急救专业人员和急救辅助人员。加强急诊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力度,完善院前医疗急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制度,规范开展院前医疗急救专业人员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不断提高院前急救人员服务能力,确保满足服务要求。

5完善社会急救体系。组成急救志愿者联盟。加强社会急救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社会急救培训管理体系,大力普及医疗急救知识和技能。鼓励医疗卫生人员和经过急救培训的人员积极参与急救志愿服务,建立与院前急救指挥调度系统互联互通的志愿服务平台,逐步建立起各界参与、机制健全、运行高效的社会急救志愿服务体系。倡导社会企业、政府在大型公共城所、车站、学校和人员密集区域等配置AED必要的急救设备、设施,降低突发事件的死亡率、伤残率。

6完善传染病救治网络。加强传染病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建设,健全市、乡两级传染病医疗救治网络。在疫情发生时,按照传染病床位配置标准,迅速开放传染病病床。所有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含中医类医院)和有条件的专科医院建设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

6.健全中医药应急防控救治体系

发挥中药特色优势,完善中医药应急机制,建立健全突发公件中医药应急救援体系,提升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援能力,更好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加强市医医院急诊急救能力建设,完善中医急诊临床诊疗方案。强化乡村、社区疫情中医药防控,推广行之有效的基层中医防治方案。

专栏3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点项目

1.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工程。强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标准化建设,按照保急需保必需填平补齐的原则,支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实验室设备配置。支持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建设。

2.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提升工程。支持市传染病医院、二级以上医院发热门诊建设。

(二)建设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

1.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充分发挥县级医院的龙头作用。形成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构建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县级医疗机构建设,加强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重点加强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相关专业科室以及紧缺专业临床专科建设,进一步提高县域内就诊率。支持第二人民医院、九三医院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第四人民医院创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第五人民医院创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市域中医医疗中心。

专栏4 市级公立医院重点建设项目

1.支持市人民医院新建外产科大楼和高新区分院建设。

2.支持市第二人民医院科教大楼和第二住院综合楼项目建设。

3.支持中医医疗康养项目建设。

4.依托市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建设江油市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影像中心等。

5.智慧医院建设项目。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建设项目。

2.筑厚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1)健全农村基层服务体系。优化调整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布局,确保每个建制乡镇办好1所达到国家基本标准以上的卫生院,每个行政村办好1所达标村卫生室。完成厚坝镇、武都镇、新安镇、青莲镇4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2025年以前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水平。强化以市级医院为龙头、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为支撑、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县域医疗卫生总体架构,基本形成县强、乡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模式新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完善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或每3—10万居民规划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需要设置若干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面推进社区医院建设,2025年前,中坝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为社区医院。

3)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大力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到2025年,创建社区医院1个,80%乡镇卫生院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40%乡镇卫生院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建成四川省基层临床特色科室”13个。

专栏5 乡镇卫生院重点建设项目

1.支持厚坝、武都、青莲、新安4个卫生院服务能力建设,到2025年成为县域医疗次中心。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到2025年,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所有乡镇卫生院全部打造成以慢病管理为特色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群众就近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服务。

3.社区医院建设。支持中坝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社区医院;加强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特色科室建设。

4.重点建设项目。支持乡镇卫生院能力提升、提标扩能项目建设。

3.推动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

非公立医疗机构主要提供基本医疗服务、高端服务和康复医疗、老年护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是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支持非公立医疗机构和独立设置机构规范发展。优先支持社会力量在医疗资源薄弱区域和妇产、儿科、精神、肿瘤、眼科、口腔、骨科、医疗美容、中医、康复、护理、医养结合、体检等领域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鼓励社会办医向高端化、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支持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参加远程医疗协作网,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参与公共卫生服务,在应对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积极作用。鼓励商业保险机构结合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特点积极开发多样化、个性化健康保险产品。支持举办连锁化、集团化的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安宁疗护等独立设置机构。

2)促进诊所发展。诊所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实行备案制管理,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鼓励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经注册后在医疗卫生机构执业满5年的医师按规定全职或兼职开办诊所。鼓励符合条件的全科医师或加注全科医师执业范围的专科医师全职或兼职开办全科诊所。鼓励将诊所纳入医联体建设。鼓励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诊所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3)促进公立医疗机构和非公立医疗机构协调发展。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与政府办医疗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医疗服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合作,按照平等自愿原则组建专科联盟。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可以自愿加入公立医院牵头组建的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综合力量或专科服务能力较强的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也可牵头组建。

4.优化医疗卫生服务模式

1)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衔接,以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为突破口,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载体,打造家庭医生示范室,探索慢病专管服务模式,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防融合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完善和丰富电子健康档案服务内容,优化面向个人开放的服务渠道和交互方式,有效发挥在居民全流程健康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

2)加快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依据市内三级医院加强城区网格化医疗集团布局管理,形成以市乡一体、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按照市乡一体化、乡村一体化原则,加强市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统筹管理。

3)强化专科协同。针对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推动多学科联合诊疗,建立多学科联合诊疗和查房制度。继续推进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等五大中心建设,促进专科协同发展。鼓励医疗机构增加协调服务,在患者转诊过程中予以指导协助和跟踪管理,推行一站式服务。

4)强化健康管理服务。构建以疾控机构、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等为主体,保险与健康管理组织等社会力量为补充,全民参与的健康管理体系。立足健康全过程,以人为对象加强对居民健康危险因素的监测、分析,评估、干预、形成病前主动防,病后科学管,跟踪服务不间断的一体化健康管理服务闭环。

5)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建立医联体内不同级别、类别、举办主体机构间分工协作机制,统筹负责区域内居民健康促进、疾病防控、疾病治疗、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社会支持性服务等全过程服务。引导三级医院逐步减少普通门诊,将预约诊疗、日间手术等服务模式常态化、制度化。强化医联体内优质专科资源对基层的倾斜力度,畅通双向转诊通道,逐步引导居民形成有序就医格局。

(三)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1.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

1)打造高水平中医医疗龙头。支持市中医医院创建绵阳市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加强骨干作用建设,加快补齐短板,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强化中医特色,每个临床科室形成3个以上中医特色优势病种,进一步完善名中医工作室,组建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2个以上。加强教学科研管理,通过院内师承教育、院外拜师,培养中医学术继承人10人以上,成功申报各级科研课题、核心期刊文章的总量较前5年翻一番以上。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具有研究生学历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8人以上,高级职称人员达到75人以上,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达到60%以上。

2)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大力推进非中医类医院中医药科室规范建设。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坚持中医医疗机构以中医药服务为主、中西医并重的办院模式和服务功能,建立健全体现中医药特点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2025年全市建成3个中医药特色示范乡镇卫生院、9个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支持市中医医院牵头组建紧密型中医医联体,加强市中医医院与县域内养老机构的紧密结合。加强中医特色康复服务机构建设,鼓励民营机构进入中医药康复业。到2025年,市中医医院设置规范的康复门诊、康复功能治疗区和独立的康复病房,综合医院康复科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配有中医药康复设施设备。

3)健全中西医协作机制。支持市中医医院在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同时,发展现代诊疗技术,推进中西医协同,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在综合医院、传染病医院、专科医院等逐步推广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开展中西医联合诊疗,实行宜中则中、宜西则西、中西协同,逐步建立中西医多学科诊疗体系。鼓励西医学习中医,允许未接受规范中医教育的非中医类别医师通过学习考核后提供中医服务。到2025年,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传染病医院和有条件的专科医院中医床位数占比不低于5%

2.强化中医药服务能力

1)建设中医药专科专病行动。加强重大疾病中医药专科、专病防治能力建设,聚焦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重症胰腺炎等重大疾病,积极争取市级以上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中心项目。支持我市具备一定优势的中医科室加强重点专科(学科)建设,到2025年,新增2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12个绵阳市级中医重点专科。推广实施至少30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提高中医特色诊疗和综合服务能力,夯实分级诊疗基础。

2)夯实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实施中医强基层百千万行动,在县、乡两级选派中医医师下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诊疗和适宜技术推广培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高基层首诊率。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建设,推广103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到2025年,100%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规范开展6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100%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能规范开展4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基层中医药服务量占医疗服务总量的50%以上。

3)加强中医药疾病预防能力。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促进专项行动,加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室建设,支持综合医院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支持设置治未病专科。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履行公共卫生职能时注重发挥中医治未病作用,运用中西医两套技术做好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等工作,将更多中医药项目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在老年性疾病治疗上的独特优势,加强老年人居家中医药医疗服务工作,做好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推进妇幼健康领域中医药工作实施方案落实,挖掘和传承中医药在妇女儿童预防保健和疾病诊疗中的特色优势,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开展儿童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能力。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中医药服务需求。到2025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能提供治未病服务,在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推广20个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城乡居民治未病知晓率达100%。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达80%。妇幼保健机构开展中医药专科服务的比例达90%0—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达90%

3.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

1)加强资源保护与中药材产业发展。强化中药材道地产区环境保护,修订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推行中药材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生栽培。在江油市中药材规划种植区域内,按照合理布局、集中连片的原则,新建、改造规范化中药材种植基地1.2万亩,依托龙头企业、农民专合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经营模式。重点抓好江油附子,战旗石斛,大康吴家后山天麻、厚朴,雁门杜仲等品种,提升中药材品质,保障中药材质量。健全中药材第三方质量检测体系,加强中药材交易市场监管。建立健全中药饮片、中成药质量标准评价和安全评估体系,强化对中药饮片、中成药生产企业的药品质量监管。完善中药材流通行业规范,鼓励建设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物流基地。深入实施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到2025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5万亩,中药材产值达4.9亿元。

2)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深化医养结合项目和健康养老业产业链建设,鼓励设立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生态环境保护、道地药材产区统筹谋划,发挥中药材种植基地、药用植物园、生产企业等优势,积极开发以特色中药材基地为主的旅游路线,加快培养一批以中医药养生为特色的养生基地、养生山庄、养生文化体验馆和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促进药旅融合。支持市中医医院康养中心建设。

3)完善中药注册管理和质量监管。支持医疗机构积极挖掘名老中医验方、协定处方以及经典名方、民间验方,申报医院制剂,推动成果转化。支持市中医医院应用传统工艺及现代技术配制中药制剂,支持院内制剂在全市医疗机构按规定调剂使用,建设医院制剂调剂使用管理平台,提高调剂效率。加强对中药生产、流通、使用等单位和环节的监督检查,坚决查处违法行为。推进中药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加大失信联合惩戒力度。加强中药材种植监督管理,加大农药残留检测,提高中药材质量。

4.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

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及科普基地建设,支持江油市中医医院争取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或科普基地建设。支持江油中医药史、中医名医录、名老中医经验集的整理与编撰,发扬江油中医药文化优势。开设中医大讲堂,开展中医药六进活动,实施中医四季养生行动,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八段锦,五禽戏,六字诀)等养身保健方法,推动新闻单位、网站等各类媒体加大对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力度,加强中医药健康知识传播,着力营造珍视、热爱、发展中医药的社会氛围。到2025年,居民对市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内容知晓率达90%;全市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达27%

5.夯实中医药人才基础

继续开展江油市名中医评选,支持县级知名中医积极参加市名中医、市青年名中医、省级名中医评选活动。支持建设名医工作室等人才培养平台。允许未接受规范中医教育的非中医类别医师通过学习考核后提供中医服务,加强中医类别医师全科转岗培训和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健全与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等方面挂钩的中医师承制度、继续教育制度。支持市中医医院设置中医(专长)医师岗位。完善公立中医医疗机构薪酬制度。深化中医药职称制度改革,优化职称评价标准,注重中医药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在引进人才、人才激励重点工程等项目中加大对中医药人才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中医药人才奖励制度,对促进中医药发展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予以表扬和奖励。到2025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类别医师占本类机构医师总数比例不低于25%

专栏6 中医重点工程及中医传承建设项目

1.重点工程项目。支持市中医医院住院医技康复综合楼建设项目建设。

2.中医优势临床专(学)科建设项目。以脾胃病、血液病、肛肠、骨伤、针灸、肾病等中医专(学)科为重点,建设中医优势专科。遴选23个市级中医重点学科。

(四)推动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1.持续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

1)提升妇幼健康机构服务能力。支持市妇计中心创建三级乙等妇幼保健院。儿科、妇产科争取建成省级重点专科,孕产保健、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积极创建省、市级特色专科,新增1-2个市级重点专科。坚持人才强院发展战略,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人才建设与学科建设互动的方针,医学人才、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有序衔接,构建合理的人才梯队结构。招聘妇产科、儿科、公共卫生专业等人才,引进一大批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骨干。

2)强化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网络。以市人民医院、市妇计中心(市妇幼保健院)为龙头,综合医院妇产科、儿科为骨干,加强与省、市(成渝地区)儿童医院紧密合作,健全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会诊、转诊网络,全面提升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能力,推动实现孕产妇、新生儿死亡率稳中有降。依托市人民医院设置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3)构建出生缺陷防治网络。健全覆盖城乡居民、涵盖生育全程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开展婚前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出生缺陷防控项目,减少唐氏综合征、神经管缺陷等严重缺陷儿出生。推进出生缺陷防治管理中心建设,协助卫生健康部门组织开展相关人员培训、业务指导、信息报送、项目管理等工作。到2025年,全市产前筛查率达到85%以上,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率均不低于95%,市人民医院具备独立开展产前生化免疫实验室检测的产前筛查机构。

4)夯实儿童健康服务网络。加强儿童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到2025年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执业(助理)医生达0.87名、床位增至2.5张。夯实基层儿童保健服务,构建以市级医疗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儿童保健服务网络。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全科医生提供规范的儿童基本医疗服务,配备医师从事儿童保健服务。

2.加快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1)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减免租金等政策措施,支持各类主体兴办普惠托育机构。发展社区托育,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办托班,推动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以单独或联合举办的方式,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以大众性、普惠性为重点,加强项目储备,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办好普惠托育民生实事。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普惠托位占比稳步提升。

2)提升公办托育服务能力。鼓励采取公建民营、购买服务等方式,利用现有设施、空置场地等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托育服务机构。建设1所具有带动效应、承担一定指导功能的示范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开展托育服务示范创建活动。

3.建立健全老年健康支撑体系

以满足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为导向,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支撑体系。

(1)加强老年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加强综合医院、中医医院老年医学科、康复科、健康管理中心建设,到2025年,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康复科、健康管理中心比例达到80%,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室标准化率100%。重视老年人综合评估和老年综合征诊治,推动老年医疗服务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单病种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多病共治模式转变。强化老年人用药保障,建立老年慢性疾病长期处方制度。开展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创建活动,全面落实老年人医疗服务优待政策,改善老年人就医体验,到2025年,90%综合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

2)推进医养结合。统筹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推动社区养老服务、社区医疗卫生设施同址或邻近设置。创新健康养老服务模式,鼓励具备法人资格的医疗机构通过变更登记事项或经营范围开展养老服务,养老机构开办或内设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护理站。支持部分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接续性医疗机构,鼓励具备医疗资质的养老机构设置老年病区,鼓励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组建医疗养老联合体。

3)加强长期照护服务。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护理院(中心、站)打造品牌连锁机构。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护理院、床位富余的医疗机构以及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依规为失能老年人提供长期护理服务。开展失能老年人健康敲门行动,为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上门提供免费健康服务。建立从居家、社区到专业机构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模式。

4)加强安宁疗护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安宁疗护服务,设立安宁疗护病区或床位。建立安宁疗护质控与监管机制。建立完善安宁疗护多学科服务模式,为疾病终末期患者提供疼痛及其他症状控制、舒适照护等服务,对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

4.强化职业健康技术支撑体系

完善职业病监测体系与风险评估,开展职业病防治监测工作。加强职业病网络直报系统建设,职业病检查机构报告率达到100%提升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能力,提高职业健康检查服务质量,开展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提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技术服务能力,加强职业卫生、放射卫生技术服务质量控制。加强卫生防护工程应用性研究及推广工作。

5.完善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

强化疾控中心健康教育工作职责,加强健康教育力量建设,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人员,其中专业技术岗位原则上不低于岗位总量的80%,争取每个村、社区至少有1名健康教育人员。强化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职能,各级各类医院公共卫生科、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至少配备2名从事健康教育的专(兼)职人员,开展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和健康危险行为干预;开展公众健康素养等相关监测及干预工作;向辖区居民普及健康知识,落实健康促进与教育相关措施。

6.优化心理和精神卫生体系

1)优化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立以市第三人民医院为核心,市疾控中心为补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为基础的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和服务网络。推进市第三人民医院提档升级(创成三级乙等精神专科医院),推动精神病专业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加强医疗机构精神科建设,支持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根据医疗需求开设精神心理门诊、病房,到2025年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精神(心理)门诊开设率达60%以上。配备精神卫生专业人才,开展公共精神卫生服务,到2025年,每10万人口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达到3.8名。

2)健全社会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健全各部门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网络,鼓励有条件的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辅导人员或以购买服务等方式为员工提供心理评估、咨询辅导等服务。搭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在市、乡、村三级综治中心或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规范设置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配备心理辅导人员或社会工作者,对村居民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和心理疏导。培育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承担公众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等任务。充分发挥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作用,对医疗机构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建立心理和躯体疾病多学科联络会诊制度。

7.加快发展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1)增加康复医疗服务资源供给。市内三级公立医院需设置康复医学科和康复医学科门诊。支持江油市第五人民医院与市残疾人联合会深化合作,将江油市康复中心建成全市康复实践训练基地和绵阳市示范性康复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设康复医学科或康复医学门诊,加强基层康复医疗专科能力建设。妇幼保健机构应具备为妇女儿童提供康复医疗服务的能力。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与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等加强合作,提高康复水平。加强康复医疗专业队伍能力建设,力争到2025年,每10万人口康复医师达到8人、康复治疗师达到12人。

2)提升康复医疗服务能力。三级综合性医院康复医学科为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患者提供康复医疗服务,承担辖区内康复医疗学科建设、人才培训、技术支持、研究成果推广等任务,发挥引领辐射和帮扶带动作用。二级综合性医院康复医学科、基层医疗机构等重点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或者需要长期康复的患者提供康复医疗服务。创新康复医疗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支持三级综合医院牵头建设康复专科联盟、远程医疗等多种形式医联体,探索建立符合康复医学疾病诊疗特点的分级诊疗体系,将早期康复、精准康复贯穿于疾病诊疗全过程。以基层医疗机构为依托,鼓励开展社区和居家康复医疗服务。

8.完善血液供应保障体系

加强现有医疗机构输血科建设和设备配置,确保临床用血与当地医疗卫生发展趋势相适应。建立血液安全管理体系,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血液安全监管。加强无偿献血宣传、教育、组织、动员等工作,将无偿献血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卫生城市创建等结合。推进血液管理信息化建设,依托血液管理信息化平台,强化血液质量安全和调配管理。建立血液安全监测报告和专家研判工作制度,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最大程度降低血液安全风险。提高突发公共事件血液应急保障能力。

专栏7 “十四五时期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项目

1.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支持妇幼保健机构提质扩能建设,到2025年达到三级建设标准和服务水平。

2.婴幼儿照护服务工程项目。完善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政策标准体系,建立健全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成一批管理规范、模式可复制的示范单位,加强家庭科学育儿指导。支持开展公共场所母婴室标准化建设。

3.产前基因免费筛查工程项目。实现出生缺陷免费筛查全覆盖,确保建档立卡孕妇应筛尽筛。持续开展孕期唐氏综合征和听力障碍筛查、诊断和干预,有效防止智力低下和聋哑儿出生。

4.老年健康服务保障工程。支持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中心、站)建设。支持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方便老年人看病就医。

5.康复中心服务能力提质工程项目。到2025年至少有1所康复中心;推广中医康复适宜技术;实施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不断提升康复中心服务能力和水平。

6.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工程项目。支持职业病防治机构建设。

五、强化体制机制保障和要素支撑

(一)深化医药卫生关键领域改革

1.建立健全管理考核机制

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健全党委会会议、院长办公会议等议事决策制度,落实公立医院内部人事管理、内部机构设置、中层干部聘任、人员招聘、人才引进、内部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等自主权。扎实推动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充分运用绩效考核结果。强化分工协作,促进资源共享,提高基层服务能力。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健全绩效考核机制。选优配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领导班子,实施岗位分级分类管理,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妇幼保健机构、专科疾病防治机构等可按规定获得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收入。

2.加快人事薪酬制度改革

完善公立医院人员编制动态调整机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由县级卫生健康部门集中管理,动态调整。统一组织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最高等级限额内集中调控、集中管理使用人才专项编制、聘用专业技术人员。推进岗编适度分离管理模式,加大县招乡用推进力度,加强编制动态调整和结构优化,支持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方式,积极做好机构编制服务保障工作。聚焦基层卫生人才周转房建设,统筹完善一批周转房,确保基层留得住人才。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统筹考虑编制内外人员待遇。加强县域医共体统一招聘、培训管理。按照两个允许要求,科学合理确定并动态调整公立医院薪酬水平,落实公立医院内部分配自主权。探索实行公立医院负责人年薪制、年薪计算工分制等多种薪酬分配形式。鼓励公立医院对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实施薪酬、职业发展激励。通过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保资金结余留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奖励等,拓宽薪酬制度改革经费渠道。

3.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规范管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建立目标导向的价格项目管理机制。执行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远程医疗、多学科诊疗、日间手术、康复、护理、家庭病床、居家医疗服务、签约服务等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政策。以临床价值为导向,落实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落实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支持公立医院优化收入结构,提高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化验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

4.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执行全省统一的药品目录及相关规定,按规定将临床价值高且经济性评价好的药品、医用耗材、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完善多元复合支付方式,推广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结合点数法付费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推行医疗康复、安宁疗护、慢性精神疾病等长期住院及医养结合住院、家庭病床等按床日付费。逐步完善家庭医生医保签约服务包政策,实行按人头付费。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完善中医药医保支付政策,推进中医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合理确定中医药服务收费项目和价格。落实医保差别化支付政策,对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连续计算起付线,对下转患者不再重新计算起付线,对没有按照转诊程序就医的普通病、常见病患者合理降低报销比例。

5.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加强门诊共济保障,完善门诊医疗费用报销相关政策。深化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将结核病、丙肝等需要长期服药治疗的重大传染病和严重精神障碍纳入门诊特殊病种保障。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及应急保障机制,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制度,提升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水平。完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机制,探索建立重大疫情特殊群体、特定疾病医药费豁免制度,有针对性免除医保目录、支付限额、用药量等限制性条款。落实异地就医结算。进一步提升工伤保险医疗管理服务质量,合理确定工伤保险待遇水平,支持和促进工伤康复技术发展,将包括中医在内的工伤康复项目按规定纳入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鼓励探索工伤医疗和工伤康复支付制度改革和创新,完善监督考核,逐步形成适应工伤保险特点的费用支付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落实工伤医疗异地就医结算。

6.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常态化实施省级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推动医药机构按规定开展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推广运用货款资金流、订单信息流、货物物流三流合一的药械招采平台。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健全药品使用监测与临床综合评价工作机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面规范开展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健全医疗卫生机构短缺药品信息监测预警和处置机制,提升药品短缺应对处置能力。完善药品质量管理制度及追溯制度。推动医疗机构处方信息与药品零售消费信息互联互通。

(二)加大人才引培,提升服务实力

广开进贤之路,抢抓我市大规模招才引智机遇,重点实施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同步做好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和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招引工作。到2025年,力争柔性引进国内知名医学专家10名,引进硕士研究生120名,博士研究生4名。坚持人才强医理念,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好卫生人才,实施选拔培养计划,培养推荐省级卫生健康领军人才、省级基层卫生拔尖人才、市级名医才。持续推进培养急需紧缺专业和优秀中青年业务骨干,鼓励在职人员参加学历教育和进修培训,拓宽知识面,提高业务技能,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能力和整体水平。到2025年,力争推荐省级卫生健康领军人才2名,省级基层卫生拔尖人才2名,市级名医5名,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才达到10%,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达到25%,选派骨干人才进修培训达1000人,每万人全科医生达到4.5人以上。不断完善人才管理制度,积极协助高层次引进人才申报安居补助,提供包括人才安居、子女入学、政务商务等服务,解决好人才的后顾之忧。积极探索推进市招乡用”“乡聘村用,进一步破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荒难题。

(三)强化卫生健康科技创新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省级、绵阳市级重点学科(专科、实验室)建设,实施重要薄弱学科建设计划,加强老年、全科、护理、康复、病理、检验、麻醉、营养等薄弱学科和公共卫生学科建设。以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为重点,开展致病机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联合攻关,加强临床队列研究和科研信息数据共享,筛选一批先进医学技术,在全市重点推广应用。

(四)推进卫生健康数字化转型

依托绵阳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统筹推进便民惠民、医疗服务、公共卫生、人口家庭、综合管理、健康产业等六大业务应用信息系统建设、整合与互联互通,全面提升卫生健康行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水平。实施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提升工程,开展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推进智慧医院、互联网医院建设。到2025年,2家三级医疗机构达到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标准,指导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内部信息系统集成整合和业务协同;力争60%的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建成三星智慧医院、20%的二级公立医疗机构建成二星智慧医院;力争50%的三级公立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达到5级水平,20%的二级公立医疗机构达到4级水平。推动医疗机构信息平台规范接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临床检验、医学影像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医疗机构间电子病历、检验检查结果、医学影像资料等信息调阅共享,逐步实现覆盖市域内的信息互认。积极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在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分析、病原体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发挥支撑作用。

优化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服务。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拓展医疗服务空间,逐步实现在线健康咨询、复诊、审方、用药指导、心理与健康状况评估、接种预约以及电子处方流转、药品配送、跟踪随访、家庭心电监测、社区预约转诊等服务。完善和丰富电子健康档案服务内容,优化面向个人开放的服务渠道和交互方式,推进在线查询和规范使用。加快互联网医院建设,推进互联网医院线上线下数据共享和业务无缝衔接,逐步实现患者居家康复和慢病居家管理。到2025年,力争建成3家互联网医院。支持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探索开展信用就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等场景应用。

(五)健全医疗卫生法治保障体系

强化医疗卫生地方法规制度体系,完善医疗卫生领域规范性文件制定。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加强医疗卫生标准宣传,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深化医疗卫生领域放管服改革。健全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健全法治监督体系,强化权力运行,全面落实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和处理机制,健全法治保障体系。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制定并实施卫生健康八五普法规划,扎实推进法律七进。强化卫生健康领域监管效能,加快信息化建设,卫生监督执法机构运用移动执法终端开展现场执法工作,承担卫生健康监督协管工作的乡(镇)全部装备卫生监督协管信息系统。加强传染病防控等重点领域监督执法,强化对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巡查监督,深入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专栏8 医疗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项目

全科医生培养。培养培训全科医生达到每万人口4名。

紧缺人才培养。以儿科、妇产科、精神、病理、中医、康复、护理、心理健康、老年医学等为重点,县级医院临床骨干医师每个专业达到2-3名;每个乡镇卫生院培养中医2-3名,儿科、妇产科临床医师1-2名。

学科带头人培养。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引进和培养一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高端创新人才,持续推进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专业公共卫生人员培养。支持疾控、妇幼、监督、职业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按编制配足人员。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高度重视规划引领发展的重要性。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将卫生健康服务体系规划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职责任务,强化责任担当,落实主体责任,为实现规划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严格规划实施。加强政府管理责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是建设项目立项的前提条件。所有新增医疗卫生资源,特别是公立医院的设置和改扩建、病床规模的扩大、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无论何种资金渠道,应符合规划要求和程序。严格审批制度落实,保证卫生健康事业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三)强化部门协调。卫生健康、发展改革、机构编制、教育、科技、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医疗保障、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加强政策协同,协调推进规划编制与实施。卫生健康部门负责牵头编制规划并根据需要按程序适时进行调整。发展改革部门依据规划对新(改扩)建项目进行基本建设管理。机构编制部门要依据有关规定和标准合理确定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财政部门要按照政府卫生投入政策落实相关经费。自然资源部门要在空间规划中统筹考虑医疗卫生机构发展需要,合理安排用地供给。医疗保障部门要加快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其他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做好相关工作。

(四)加强监督考评。政府将卫生健康服务体系规划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评价,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建立严格的规划实施监测评价体系,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关应对措施。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做好规划实施进度和效果评价,必要时开展联合督查,推动规划有效落实。

 

 

 

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