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位于四川盆地北部、成渝经济区北端,幅员面积 2719平方公里,总人口 86万,辖 23个乡镇、1个办事处和 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首批“工业强县”示范市、环境优美示范城市、法治市、文明城市、双拥模范城。
江油历史悠久,底蕴深厚。5000多年前,“大水洞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自蜀汉设江油关(戍)以来,历经岁月沧桑,迄今已有 1800多年建县(郡)史,1988年撤县设市。唐代诗仙李白在这里出生并生活了 24年,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和珍贵遗迹以及光耀古今的李白文化和诗歌情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为江油亲笔题写“李白故里”,被评为“中国诗歌之乡”。同时还是道教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古代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民国时期四川“四大名镇”之一,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圌山云岩寺古建筑及“飞天藏”、老君山古硝洞遗址群、青林口古建筑群。四川最早的革命活动家、全省党团创始人王右木烈士出生在这里。 1935年,英雄的江油儿女全力支援红四方面军策应红军北上长征,配合开展了“围城打援”之战和土地革命,在气势磅礴的红军长征史上留下了深深的“江油印记”。
江油产业坚实,体系完备。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三线建设”的战略布局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强劲发展,奠定了这座城市中国西部重要的特殊钢生产基地和四川工业重镇的产业本底,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四川材料与工艺研究所等国家科研单位扎根这里,攀长钢、神华江电等 219家规模企业强势汇聚,江虹线缆、远方装备等 12户企业上榜全省高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名单。《江油工业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稳步实施,正加快形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 “一基地一集群”产业体系和“一区多园一走廊”空间布局,2019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525.7亿元、增长 14.8%。全域文农林旅深度融合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辛夷花传统栽培体系被评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为两大主导产业,以蔬菜、生猪、粮油为三大传统优势产业,以林果、花卉苗木、中药材、禽兔、水产为五大特色产业的“235”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构建。初步建立“全域电商”模式,电子商务企业达到 700余户,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突破 180亿元,成功入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
江油区位独特,交通便捷。位于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交汇点、全国 “两横三纵”城市格局“包昆通道”发展轴、成渝西昆贵钻石经济圈腹心地带、四川北向出川主通道。是成都平原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四川北部重要物资集散地、游客集散中线,距省会成都 140公里,绵阳市区 35公里;至绵阳机场只需 30分钟,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乌鲁木齐等 30多个城市。西成高铁、成绵乐城际客专在江油交汇,境内从南至北依次设青莲、江油、江油北(厚坝)三个高铁站,成为全国设高铁站最多的县级市之一,成功融入“成都 1小时、重庆 2小时、西安 3小时经济圈”,“7小时进京”梦想变为现实;宝成铁路纵贯全境,铁路客货运十分方便。京昆高速公路贯穿南北,设 6个进出口和 1个开放式综合服务区。绵九高速(江油段)加速推进,建成后将成为川西北重要进出通道,到九寨沟仅需 2小时车程。“一环七射”城区快速通道网、“两纵五横”市域骨架公路网基本建成,川西北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呼之欲出。
江油文化繁盛,风光怡人。作为李白文化精品旅游基地,大九寨国际旅游环线和三国蜀道文化国际旅游线的重要节点,李白文化、火药文化、红色文化、三国文化、道教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境内有窦圌山等开放性景区(点)19个,其中有李白故居、佛爷洞、百年好合爱情谷等国家 4A级景区 5个。“创意旅游”发展势头强劲,青莲诗歌小镇以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古迹遗存组成了令人向往的“文化画卷”,太白碑林、陇西院、太白祠等名胜古迹,“梦回大唐”李白时光小镇、李白文化博物馆等文旅精品以及《李白归来》、《诗酒太白》、李白诗意绣等文创新作带您领略诗仙魅力,见证着李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中华洞天集溶洞观光和洞天漂流于一体,奇石、奇景、奇漂、奇情四大特色相交融,体验自然与神话交织的奇幻之旅;戴天山的辛夷花古树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每年春季 6万余株辛夷花形成的花海绵延数十里,呈现出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百年好合爱情谷是国家林业局授牌的中国“百合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也是全国最大的百合种球繁育基地;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高科技文化产业园—以华夏历史文明为主题,以“儒、释、道”文化为核心,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绵阳华夏历史文化科技产业园即将开园,必将成为文化旅游新坐标;常态化举办的“一带一路”李白文化节、“乡村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文旅节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吸引众多游客领略李白故里风光。当前,正加快构建“一核心四廊道”文化旅游格局,不断强化旅游服务全域配套,加快建设国家级国际化李白文化圣地、四川省枢纽性文化旅游发展基地。
江油生态优美,宜居宜业。地形地貌丰富多样,以平坝和丘陵地貌为主,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 16.6摄氏度。山水田园城市特色鲜明,绿化覆盖率 53.8%,城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 12.5平方米,明月岛公园、体育公园等多个生态公园点缀城区,“一江两河九堰”穿城而过,三山环抱着广袤的江彰平原,基本形成“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生态格局,正加快建设50平方公里、50万人口现代化中等城市。社会事业发展充分,有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国家和省级示范高中各 1所,省级重点中职学校 1所;有三级乙等医疗机构 4家、二级甲等医疗机构 3家。
江油亲商爱商,开明开放。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四川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51025”计划 500亿元重点产业园区——江油工业园区规划面积 28平方公里,19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全面达到“九通一平”,标准厂房、供电供气管网、企业服务中心配套完善。武都、含增、龙凤、二郎庙等乡镇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承载能力大幅提升。作为四川省首批对外开放城市、“扩权强县”试点市之一,享有宽松的经济管理权限,具有明显的政策优势。以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建设、省级产融合作试点建设为代表 20多项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高效推进,为城市创新崛起激发出强大内生动力。拥有川西北地区最健全的基础设施、最雄厚的产业基础、最优质的政务环境,重商、亲商、爱商、富商,是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当前,江油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抓好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五次、六次全会和绵阳市委七届五次、六次、七次、八次全会以及江油市委十三届四次、五次、六次、七次、八次全会各项决策部署落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发展战略,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实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强力打好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七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加快建设全省先进制造强县,积极争创全省现代服务业先进县(市),夯实全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绵阳“一核两翼、三区协同”发展格局县域支撑,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强县、乡村振兴先进县、天府旅游名县,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全力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