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叶部病害的诊断与防治

2022-09-26 14:46信息来源: 江油市农业农村局阅读次数:
【字体: 打印

梨树叶片早落,是我市梨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疏于管理的结果,尤其是采果之后的放任管理。叶片早落,对光合制造、营养积累和花芽进一步分化有极大影响。预防叶部病害,防止叶片非正常脱落,是保证翌年梨果优质、丰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梨树叶部病害的诊断

(一)黑星病的诊断

初展幼叶最易发病,侵染时叶片皱缩卷曲,正面产生多角形或近圆形的褪绿色黄斑,背面产生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病斑,随后病斑出现黑色霉层,病斑相互愈合连接成片,造成叶片脱落。叶柄、叶片中脉、小叶脉上病斑呈长条形或长椭圆形凹陷,湿度大时也有明显的黑色霉层产生。

(二)锈病的诊断

又称赤星病,是一种必须依靠中间寄主桧柏树才能越冬的病原菌。初生新叶容易被侵染,典型症状是叶片正面呈现出橙黄色病斑,病斑外缘有褪绿色晕圈。连续降雨湿度大时,病斑上释放出淡黄色黏液,呈蜜状,有光泽。天晴后黏液凝结成黑色小粒点。后期染病叶片的正面稍有凹陷,背部形成淡黄色或黄褐色的突起,突起逐渐伸长成毛状物,形似“羊胡子”。

(三)褐斑病的诊断

主要为害梨树叶片,从梨叶展开发病,整个梨生长季节均可见本病发生为害,直至落叶才停止。染病叶片最初呈1~2mm大小灰白色斑点,病斑扩大后呈圆形或扁圆形褐色大斑,后期病斑中央灰白色,周围深褐色,最外围黑色,边缘清晰,上面密生黑色小点。发病严重时,许多病斑相互愈合成不规则形,导致叶片坏死或变黄提前脱落。

(四)炭疽病的诊断

主要危害果实。叶片生长前期有伤口易被炭疽病菌感染出现黑褐色病斑,病部出现同心轮纹,表面上密生黑色颗粒状物。

(五)轮纹病的诊断

叶片染病后,最早是出现灰褐色近圆形小病斑,然后逐渐扩大成直径2~4cm的大圆形的灰白色轮纹状病斑,病斑上散生黑色粒状物,发病叶片经常焦枯或脱落。

(六)白粉病的诊断

主要危害叶片,初期病斑发生在叶背面,为白色霉状小点,逐渐扩展为近圆形白色霉层,继续扩展成不规则白色粉状霉斑,严重时布满整个叶片。白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外生菌丝体、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生白色霉斑的叶片正面组织初呈黄绿色至黄色不规则病斑,严重时病叶萎缩、变褐枯死或脱落,后期白粉状物上产生黄褐色至黑色小颗粒,即病原菌的闭囊壳。

(七)灰斑病的诊断

多发生于生长中后期,主要为害叶片,叶片染病后,出现褐色小点,病斑初期近圆形,病部灰白色,透过叶背,病斑直径1~5mm,比褐斑病病斑小而规则。后期病斑表面可散生许多小黑点,病斑表层易剥落。发病较普遍,重病园病叶发生率达100%,每叶病斑多达几十个。

(八)疫腐病的诊断

叶片感染此病后卷曲变红,多从叶缘或中部发病,产生灰褐至暗褐色不规则病斑,湿度大时叶变黑软腐。

(九)黑斑病的诊断

最早在幼嫩的叶片上发生。呈针头状大小的黑褐色斑点,以后病斑逐渐扩大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数个病斑融合成形状不太整齐的大斑,中央灰白色至灰褐色,边缘黑褐色,有时微显紫褐色同心轮纹,潮湿时产生黑霉。发生严重时,引起叶片枯焦、畸形、早落。

二、梨树叶部病害的防治

(一)黑星病的防治

1.选择抗病品种

梨树不同品种抗病性差异大,故尽可能选择早酥梨、金梨或红梨等抗性较强的品种。

2.消灭初侵染源

生长期管理要摘除发病组织(病芽、病叶、病果)。休眠期管理要及时清扫落叶,摘除枝头上的僵果,捡拾落地病果,并带出园外进行深埋处理。

3.加强栽培管理

生长季节及时清除树下杂草,降低果园湿度。提倡使用有机肥,适当使用化肥,多施磷、钾、钙肥,控制氮肥。行间忌种高秆作物或其他根系发达易与梨树争夺养分的作物;合理修剪,利于果园通风透光,减少果园湿度。

4.药剂防治

化学防治有两个关键时期:一是早春到养分转换期,即3-6月;二是秋季腋花芽鳞片易感期,即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早春到养分转换期,特别容易产生药害,在施用化学农药时,药剂的选择必须十分注意。具体来说,芽鳞片脱落前,可喷1次石硫合剂(5波美度),或45%代森铵水剂500~1000倍液。芽鳞片脱落期、开花前和谢花后,各喷施1次10%世高5000倍,或70%甲托1000倍液。从幼果期,视当地降雨情况,一般间隔10~15天喷药1次,直到8月中下旬。药剂可选用40%氟硅唑乳油8000~10000倍液,12.5%烯唑醇悬浮剂2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25%已唑醇悬浮剂5000~8000倍液,12.5腈菌唑水乳剂2000~3000倍液,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5000~70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等。

基于药剂效果比较,药剂首先选用三唑类药剂(氟硅唑、烯唑醇、苯醚甲环唑、己唑醇),其次选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吡唑醚菌酯、醚菌酯、烯肟菌酯),提倡不同类型的杀菌剂交替或混合使用,避免抗药性产生。盛发时注意安全间隔期,每隔7~10d喷一次,连喷2~3次。

(二)锈病的防治

1.科学建园

严格检疫。不从病区引进苗木和接穗。避免海棠、梨等与桧柏混栽,除去中间寄主。合理密植,保持通风透光。

2.清除病残体

秋冬季清除病落叶,早春时清除桧柏树上的冬孢子,发芽时剪掉病芽。

3.药剂防治

(1)早春在桧柏类植株上的冬孢子成熟时,喷布1~2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1;2:150倍波尔多液,抑制冬孢子的萌发。

(2)梨树发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展叶前喷1~2波美度石硫合剂。

(3)梨树展叶至幼果期,相隔10天连续喷40%氟硅唑乳油8000~100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12.5%腈菌唑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2~3次。基于药剂效果比较,药剂首选三唑类药剂(氟硅唑、烯唑醇、腈菌唑、苯醚甲环唑、三唑酮等),施药时要注意精量施用,因为三唑类药剂有抑制生长的作用。

由于梨锈病的病原传播侵染和降雨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千万不能错过降雨前的最佳防治时机。如果错过了雨前的防治时机,那么在雨中防治也会收到一定的防治效果,或者在停雨后10h以内,立即进行药剂补防也能取得良好防效。

(三)褐斑病的防治

1. 清园

在冬季或初春2月底3月初,彻底清扫地面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

2.加强栽培管理

选用抗病品种,如翠冠、苏翠1号。根据不同立地条件和不同树龄,进行合理修剪、施肥,特别是梨丰产后生长前期控制N肥施用量,适当增施P、K肥,以增强树势,提高梨自身抗性。果园如有积水,要及时排除。

3.药剂防治

(1)春季梨芽萌动前结合其他病害防治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

(2)落花后展叶期当病害初发时,应喷1次内吸性杀菌剂,如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

(3)在病菌孢大量飞散的5-6月,视病害发生情况,每隔10~15天喷1次药,以后以保护性杀菌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与内吸性杀菌剂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43%戊唑醇悬浮剂4000~6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交替使用。

(四)炭疽病的防治

1.栽培管理措施

病情严重地区,栽植抗病品种。

多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增强树势,雨季及时排水,合理修剪,保证树形具备良好通风透光性,并及时中耕除草,清理病菌越冬场所。

2.铲除病源

去除病僵果、病果台,剪除干枯枝、病虫枝,刮除病皮,摘除未形成分生孢子盘的初发病果,集中深埋或烧毁。

3.药剂防治

(1)梨树发芽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5%菌毒清水剂100倍液、40%代森铵水剂400倍液,以铲除病源。

(2)落花后,每隔半月喷药1次,药剂可选用25%脒鲜胺乳油800~1000倍液、25%溴菌腈乳油400~500倍液、50%脒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或4%嘧啶核苷酸类抗生素水剂400倍液。

(五)轮纹病的防治

1.消灭初侵染源

注意从无病区引种。彻底刮治病斑、剪除枯死枝,清除越冬菌源。萌芽前、采收后和休眠期,可选用溃腐灵200倍液加入农用有机硅,喷施全园。

2.科学套袋

疏果后先喷一次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代森锰锌800倍液的混合液,待药液干后套袋。

(1)选择合适的果袋。果皮青的梨品种选用外黄中红内白三层果袋,果皮黄褐色或红色的品种最好选用双层袋。

(2)科学选择套袋时间。落花后15~30d套袋比较适宜。喷药后待果面干了以后再套袋,在上午9~11时和下午15~18时套袋比较适宜。

(3)选择剂型良好的杀菌药剂。选择悬浮剂、水乳剂等性能优良的剂型,禁用乳油、可湿性粉剂等剂型。

3.药剂防治

(1)发芽前喷铲除剂。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0%代森铵水剂400倍液。若先刮老皮和病斑后再喷药较好。

(2)生长期喷药保护。从幼果期至果实近成熟前,每间隔10~15天喷药1次,一般在采收前半个月结束。药剂可选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43%戊唑醇悬浮剂4000~6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等,喷药后遇雨视降雨情况及时补喷药剂。常用保护剂以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代森锰锌、丙森锌、代森联)为主;在侵染初期,药剂以唑类(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烯唑醇、己唑醇、腈菌唑)为主,以苯并咪唑类药剂(甲基硫菌灵、多菌灵)为辅的用药策略。

(六)白粉病的防治

1. 清除病源

在冬季修剪或梨树发芽时,剪除病枝、病芽和病梢,秋、冬季清除落叶并集中烧毁。

2.加强栽培管理

选择抗病品种,避免在园区地势低洼的土地种植,尽量选择地势高、浇灌方便的地块。合理密植,疏剪过密枝条,控制灌水,重视秋施基肥、叶面施肥,避免长期大量施用氮肥而导致梨树旺长,通过有机肥施入,改善土壤状况,增强树势。

3.药剂防治

(1)发芽前喷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杀死树上的越冬病菌。

(2)开花前和花后各喷1次20%三唑酮乳油1500~2000倍液或12.5%腈菌唑乳油3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等喷2~3次。

(3)7月上旬喷1~2次杀菌剂,如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1500倍液等。

(七)灰斑病的防治

1.清洁果园

冬季扫除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土中以杜绝病原,这是防治关键。

2.加强栽培管理

在秋季收获后,及时增施肥料,促使树势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

3.药剂防治

雨季到来前或发病初期喷药预防。可喷施7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也可喷施1∶2∶200倍式波尔多液,15~20d喷1次,连防2~3次。

(八)疫腐病的防治

1.栽培管理措施

严格苗木检疫,禁栽带病苗木。树冠下覆盖地膜或覆草,防止土壤中的病菌溅射到果实上。合理修剪,保持果园通风透光。雨后注意及时排除园内积水,防止湿气滞留。及时疏果,摘除病果及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

2.药剂防治

(1)刮治病疤。春季根颈病部发现病斑时,扒土晾晒并刮治消毒,用2.2%腐植酸·铜水剂原液,或70%乙膦铝·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0%霜脲氰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涂抹病部或浇灌根颈部。

(2)喷雾预防。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叶面喷雾,7~10d喷1次,连喷2~3次。

(九)黑斑病的防治

1.加强栽培管理

选栽抗病品种。发芽前及时剪除病梢,清除果园内病叶和病僵果,集中烧毁,消灭初次侵染菌源。合理修剪,维持冠内株间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对于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果园,应做好开沟排水工作,确保园内排水畅通。果园间作绿肥,增施有机肥,避免施肥量过多或过少,保持树体健康的长势。

2.果实套袋

盛花后30天左右,套袋切断病菌的传入,以保护果实免受病菌侵染。由于黑斑病的芽管理穿透能力很强,所以用报纸或普通纸张制作的纸袋防治效果不佳。试验表明,外涂一层桐油或蜡质的双层纸袋,防治黑斑病的效果较好。

3.药剂防治

(1)梨树发芽前和芽鳞片脱落期各喷1次石硫合剂(5波美度),消灭枝干和芽内的越冬菌源。

(2)生长期喷药保护。一般在发芽后至开花前各喷1次药,以后直到梅雨结束时,每隔10~15天喷1次药。常用的药剂有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0%代森锰锌WP600~700倍液,50%代森铵WP1000倍液,10%福星5000倍液,10%世高3000倍液,40%晴菌唑5000倍液,43%戊唑醇悬浮剂5000~6000倍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