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业领域为切入口,含增镇聚焦辖区工业企业,开展环保大检查,促进全镇各领域环保工作开展,共同维护生态环境,迎接环保大考。
一、严把货运源头“出口关”。组织力量,摸排辖区内货运源头企业,了解货物运输、环保措施落实等情况。建立货运源头“承包责任制”,细化业务办公室责任分配,倒逼责任落实。严格治理“飘洒地漏”问题,编制推广“四步出厂”法,督促企业落实车辆出厂过磅、冲洗、控干、覆盖。对冲洗不达标的企业,要求完善整改,定期清理沉淀池、增设冲洗降尘设备等,防止带泥上路。同时利用日常安全检查、入企调研等机会,加大货运源头环保宣传及货运车辆电动化政策宣传,铸牢源头企业、货运司机环保意识。约谈8家货运源头企业,要求3家企业,增设厂区喷淋设施3处,布设货运通道抑尘喷淋管道12米。
二、严格厂区卫生“日常关”。加强对企业的日常监督指导,确保临时堆料点按照环保标准和管理进行全面覆盖,避免物料裸露导致的扬尘污染。对于建筑工地,督促安装并有效运行喷雾降尘系统、防尘网等抑尘设施,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扬尘排放。同时,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定期并及时开展企业内部道路及厂房的卫生清理工作,确保路面厂房干净整洁,无积尘、无杂物,减少灰尘积聚和二次扬尘的风险。督促2家企业整改临时堆料点覆盖问题,修建堆料厂房400平米。2处项目建设现场安装喷淋降尘设施。
三、严控环保要求“标准关”。不定时、不定点、全覆盖地开展检查,会同专家查阅企业的环评资料,比对环评报告中的预测数据与现场实际情况,确保“评建一致”。严格对照各级环保要求,核实企业环保设施的安装、运行及维护更新情况,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废气处理装置、污水处理系统、固废处置设施等,确保环保措施都落到实处,提升企业环保警觉性,有效执行环保要求。同时,加大巡查频次,加强对企业周边、排放口、附近敏感区域(如居民区、水源地等)的排查巡查,预防企业扬尘外溢、污水违规外排、废气超标排放、垃圾燃烧等违法行为发生。督促1家企业维修环保检测设备、1家企业按环保要求更新生产设备、4家企业增设收尘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