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市政协十三届五次全会提案选登(第三期)

2020-06-24 11:14信息来源: 江油市政协办阅读次数:
【字体: 打印

关于对江油本地企业加强优化和扶持的建议

民盟江油基层委员会

(2020第84号提案)

近年来,江油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发展战略,相继出台系列政策鼓励企业发展壮大,促进了我市各类市场主体竞相发展,特别是本地企业的发展成就尤为明显,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企业数量、80%以上的城镇劳动力就业。但是,我市在扶持本地企业方面还存在重视和扶持力度不够等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对本地企业的政策支持不够。本地企业大多都是由小作坊、小企业等逐步艰难成长,大多没有享受到优惠政策。实践中,我市在发展中存在重招商引资企业、轻本地企业发展的倾向,存在政策标准不统一的现实。我市为招商引资企业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个别企业甚至享有“一企一策”特殊政策支持,而大多数本地中小企业在项目投资、减税降费、金融支持、土地政策等方面都没有享受同等的优惠待遇,从而降低或挫伤了本地企业发展壮大的积极性,以致于有的本地企业家到外地投资兴业,享受外地招商优惠政策,或是“借壳”包装成为外来招引企业,享受招商优惠政策。

二、对本地企业发展的顶层规划不够。长期以来,我们对本地企业、本地企业家等资源及其发展现状、问题、趋势等缺乏系统梳理和研究,缺少对本地大中小企业的分级管理,本地企业长期在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手”的调控下自由发展,缺少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的科学规划和引导。

三、对本地企业的人文关怀不够。本地企业诞生于江油、成长于江油,对江油有深厚感情。实践中,外来招商引资企业搭建有与党委政府沟通的直通车和绿色通道,市上领导也更重视到此类企业视察调研和解决问题。

为帮助本地企业用好现有资源、发挥经营灵活的优势、促进本地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此建议。

一、高度重视本地企业的发展。发展县域经济,既要招引大企业,做大增量,也要发展众多本地企业,盘活存量,对基础差企业给予呵护、关心和帮扶,重视本地企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在工作安排上同招商引资、重大项目推动等经济发展重大事项同谋划、同部署、同推动。

二、着力建设促进本地企业发展的软环境。(一)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从规划用地、市场准入、税费征管等方面做好“一站式”服务,健全金融机构服务企业发展、直接融资及增信支持体系。(二)加强对本地企业的人文关怀。对本地企业实行“市级领导联系制度”和“一对一跟踪服务制度”,着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三)建立企业维权制度。支持和鼓励工商联、律师协会、法律援助中心等机构对本地企业的合法权益予以充分保障。

三、科学规划本地企业发展方向和路径。(一)充分调研摸清本地企业发展现状,把本地企业纳入全市产业发展的大局中进行研判。(二)编制本地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精准帮助和支持本地企业产业发展。(三)为本地企业自身规划提供必要帮助和指导,支持他们参加协会,帮助他们争取资金和技术支持。(四)引导本地企业与招引企业错位发展,避免产生同质化无序竞争。

四、引导企业改革创新。引导本地企业制定规范的公司章程,建立起运行高效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引导政府平台公司参与本地优势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壮大本地企业实力。引导本地企业从多方面提高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增强核心竞争力,积极为“工业强市、产业兴市”贡献力量。

关于在住宅小区设立电动自行车充电装置的建议

刘韬

(2020第74号提案)

电动自行车是许多中低收入群众的出行代步工具,在城市中随处可见,但电动自行车充电的问题日益突出。新建小区相关设施建设比较完善,但在不少老旧小区,没有相关充电设施,为了充电方便,有的居民将电线从自家楼上引出抛下地面给电动自行车充电,这种私拉乱接线路的方式不仅有碍观瞻更重要的是存在漏电、短路等火灾隐患,为了充电方便,电动自行车停放的位置又往往阻塞了消防通道,一旦发生电器火灾势必影响逃生及救援。

因此,建议新建住宅小区继续将充电装置作为基础设施配套,尤其是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拆迁安置房小区,老旧小区改造中必须解决好居民充电难的问题,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集中或分散布置。老旧小区建设充电装置所需资金建议一般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灵活多样的解决:可由专业充电装置投放企业安装,也可由物业管理公司安装,具体由业委会征求广大业主意见决定。对于广大业主均是低收入的小区,按照前述方式按照充电装置后,也有部分业觉得收费高了,我市一个拆迁安置小区的业主对于每次充电收费一元表示不能接受,针对此种情形,建议由政府出资安装并提出限价、物业公司负责管理,给业主办理优惠卡,按照成本价收取费用。

总之,在住宅小区设置电动自行车充电装置既方便广大业主又有利消除消防隐患。

乡村振兴中应重视古老民居保护和利用的建议

刘术云    罗娟

(2020第75号提案)

在实施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战略中,乡村产业、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生态环境等都发生巨大变化,农村更美了,人们更幸福了。然而,在小溪坝、太平等乡镇,由于村民建设了新房,一些百年老民居无人居住、无人捡漏维修以及无人管理,正在风雨中飘摇欲坠,即将坍塌消失。据文物管理部门统计,近年来,江油已有多处乡村大院因此从名册中消失、删除。对此,不少群众感叹乡愁,只是最美的记忆了。

对于此现象,有专家说,为啥我们宁愿花很多钱去造仿古建筑,为什么不把这些乡间老房子保护好呢? 究其原因,一是各级政府把财力主要放在经济和民生事业发展上,无力在保护农村旧民居进行大投入;二是现行政策规定每户群众只能有一处宅基地,有了新房,原则上必须拆除旧房;三是农民建了新房,多数无钱修旧房,同时,未有政策允许群众保留旧宅院及老房子,至此,农民对老房子放任不管;四是未有政策允许城里人到乡下去买旧房,即使有人买卖也是民间私下交易,得不到法律保护。

乡村文化振兴,靠的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去保护文化资源、捍卫文化底蕴,才能记住乡音乡愁,方有文化自信。但事实上,在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我们注重的是农村产业大发展和群众居住环境大改善,却对农村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旧宅民居、老式大院保护和开发利用严重不足。因此,特建议:

各级党委、政府宜将把保护和开发利用农村旧民居与进一步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与正在实施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相结结合,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中,不可随意破拆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旧宅民居、老式大院,要通过多种保护与开发举措,既保护农村有价值的旧民居,又推进宜居乡村建设。

一是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组织力量对全市乡村古老民居开展调查,建档立卡登记,对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民居进行鉴定和挂牌保护,对存在坍塌危险隐患的提出抢救性维修方案。

二是政府应出台政策,鼓励群众及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保护和维修并充分利用好百年老民居,有条件的开发为民宿,助力乡村旅游及宜居乡村建设;对相关部门认定有保护价值的民居,每年由政府给予一定的维修补助费用。

三是政府统一规划,在打造人文景区时,允许政府平台公司或社会资本将散落在乡间的古老民居作价收购,让原住民整体搬迁或以原有房屋入股的方式参与开发利用,逐步形成原汁原味的古老村落,这样既保护了民居,又发展了文化旅游。

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建议

民革江油基层委员会

(2020第86号提案)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如何保障食品源头安全?是全球共同关心的话题。早在上世纪中叶,欧美等发达国家就探索并逐步建立起了综合性强、有效性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日本“全农放心系统”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对协会内销售的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进行全过程追溯监管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在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今天,安全、健康、绿色、优质的可追溯农产品倍受关注,但目前可追溯农产品的数量不大、品种不多、占比过小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巨大挑战。

近年来,江油市认真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已基本建立,并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但是,仍存在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运行不畅、追溯产品社会认可度不高、农产品质量全过程追溯体系推广难度大等诸多问题和困难。可追溯农产品是保障食品源头安全最有效的方法,它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更是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让农产品拥有精准的追溯信息,让消费者能看到生产的全过程,“买的放心、吃的舒心”,建立完善江油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至关重要,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一是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管辖范围扩大,工作量增加,需尽快充实乡镇监管员、快检员、协管员力量,对相关人员定编定岗定责,落实待遇,强化监管力量保障。二是政府要加大对基层农产品监管工作的经费投入,建立财政投入分担机制,完善实验操作台、电脑、冰箱等硬件设施设备配套,加强监管人员业务培训,提升监管能力。三是完善考核机制,细化考核目标,将常态化督导和奖励性考核相结合,变被动督查为主动监管,提升监管效果。

二、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推进机制。一是政府出台相关激励方案,调动企业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从企业用地、设备补助、网络搭建、项目申报等各方面对企业进行扶持,减轻企业建设成本,让企业轻装上阵、勇敢前行。二是建立惩处机制,推行“黑名单”制度,进一步完善“三品一标”等农业品牌认证、申报的管理制度,由政府定期通过官方渠道向社会公布农产品追溯和监督检测信息,将违规企业纳入“黑名单”向社会公布。三是农业、市场监督等部门要牵头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强化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依法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的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产品。

三、加强企业引导与品牌培育。一是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应用追溯体系的引导。结合“智慧农业”平台建设,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引领,逐步增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体系的建设范围,将全市的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产品销售商等纳入农产品质量监管平台管理,进一步完善追溯信息。二是在市区大型超市、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旅游景区等场所设立追溯农产品销售专柜,引导大型酒店、知名餐饮商家等使用可追溯农产品,作为食品原材料,增加追溯农产品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三是建立“李白故里优质农产品”名录,并实行动态管理。将追溯体系建设较好的,产品信息录入详实的,消费者认可度高的农产品纳入名录,由政府对外发布、推介,突出追溯产品品牌价值。

四、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一是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法规宣讲,开展“质量营销”等相关知识的业务培训,提高其农产品质量追溯意识,摒弃“离地不管”“唯利是图”的不道德想法,诚信生产,责任经营。二是农业、商务等部门要组织开展农产品展销会、推介会等系列活动,集中推广一批全过程可追溯农产品,通过APP现场扫码的方式,向消费者现场展示追溯农产品的生产全过程,引导消费者形成农产品“优质优价”的消费观。三是主管部门要通过网络、媒体、手机APP等渠道大力宣传追溯农产品的相关知识,不断增强消费者产品辨别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