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马铃薯晚疫病重发生的原因与防治

2022-10-14 16:06信息来源: 江油市农业农村局阅读次数:
【字体: 打印

秋马铃薯在种植期间,因气候条件适宜,品种抗性下降,加之部分地块连作,菌源大量积累,致使秋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普遍而严重。我市今年秋季多雨,马铃薯晚疫病死苗会更加突出,因此必须加以重视,及早采取综合防治对策。同时要注意把湿害烂种死苗和晚疫病死苗分开。

一、发生特点:通过多年观察,该病均以发现中心病株后15天左右,病情迅速扩展蔓延,20天以后,即可流行成灾,出现防不胜防的被动局面。低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是晚疫病流行的重要条件,气温在10~15℃之间(阴雨、多雾、多露的天气),湿度90%以上,最有利于病菌的侵入、蔓延和病害的流行。尤其是马铃薯开花期及开花末期的降雨量大,则病害更易发生。其次是品种本身的抗病性及栽培条件,主要表现为抗性与株型结构有关。匍伏型品种,叶片光滑易保持水分,增加田间小气候湿度,故易感病,发病明显较重。株型直立、叶具茸毛、叶肉较厚、颜色深绿的品种相对抗病,发病较轻。地势低凹、排水不良、株间湿度过大,较易感病。偏施氮肥出现徒长、土壤瘠薄、生长衰弱的发病重。中耕管理较好,培土较好的田块发病较轻。多年连作、自留种薯的田块发病较重,而前作是非茄科作物,从外地引种的田块发病则较轻。

二、症状识别:晚疫病可危害叶片、叶柄、茎和块茎。在叶片上,从叶尖或叶缘开始产生水渍状褪绿斑点,空气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甚至扩展达整个叶片,并可沿叶脉侵入叶柄及茎部,形成褐色条斑。病斑与健部无明显界限,在暗褐色病斑边缘长出一圈白色霉层,叶片背面更为明显。发病严重时,使叶片萎蔫下垂,全株变黑呈湿腐状。天气干旱时,病斑干枯呈褐色,叶片背面无白色霉层,病叶脆易破裂,病害扩展缓慢。茎部受害后形成长短不等的褐色条斑,在潮湿条件下,茎部条斑上也能长出白色霉层。薯块受害时,形成淡褐色不规则形的小斑点,稍凹陷,病斑下面的薯肉变褐坏死,最后造成病薯腐烂。晚疫病还可使马铃薯在存贮期间出现大批腐烂。

三、发病规律:马铃薯晚疫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块茎中越冬,带菌种薯是病害侵染的主要来源。病薯播种后,多数病芽失去发芽能力或出土前腐烂,少数病薯的越冬菌丝随种薯发芽而开始活动、扩展并向幼芽蔓延,形成病菌,即中心病株。出现中心病株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囊,借风雨传播再侵染。病菌从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叶片,而危害块茎时则通过伤口、皮孔和芽眼侵入,晚疫病在多雨年份易流行成灾。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重;平地较垄地发病重;过分密植或株型高大可使田间荫蔽小气候增加湿度,有利于发病;偏施氮肥引起植株徒长,或者土壤瘠薄缺氮或粘重土壤使植株生长衰弱,均有利于病害发生。

四、 防治方法: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推行“农业防治压基数,科学用药控危害”的综防技术模式,以培育抗病丰产品种为基础,抓重点发生区示范防治样板,实现大面积流行控制,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乡镇技术人员预测预报科学用药,加强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群众联防联控相结合,力争将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阈值以下。

(一)农业防治

1.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控马铃薯晚疫病最经济、有效的办法。

2.适时早播。种植早熟品种时,在做好防霜冻或者无霜冻威胁的情况下,提早播种,使地下块茎膨大期间避开雨季,减少产量的损失。

3.加强田间管理。一是选择通风透气较好的沙性土壤种植,避免在低洼地或黏性重的地块种植;二是做好田间排水工作,在雨季时降低田间湿度;三是薯块进入膨大期后培高土壤;四是在重发生区域实行提前杀秧,即在收获前7-10天铲除地上植株部分,地表经晾晒后再进行收获,减少薯块染病。

4.清除病薯。马铃薯收获后,将薯块放在通风处晾干,以减少薯块表面病原菌的侵入,入窖前进行清选工作,清除病薯,尤其是种薯。在播种前的种薯切块过程中,用75%酒精或0.5%高锰酸钾溶液交替浸泡切刀5-10分钟进行消毒,采用多把切刀轮换使用。

5.合理轮作。与禾本科、豆类等非茄科作物轮作,或者选择禾本科前茬作物的地块。

(二)药剂防控

1.播种处理。在播种前,可选择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按100g/100kg进行种薯拌种。

2.药剂防治。加强田间监测工作,及时发现中心病株,并连根和薯块全部挖出,带出田外深埋,病穴撒石灰消毒,同时全田喷施保护性杀菌剂进行预防,可选择丙森锌、氟啶胺、代森锰锌、氰霜唑等保护性杀菌剂任意一种喷雾防治,后视实际发病情况选择内吸治疗性杀菌剂进行防控,可选择的药剂有烯酰吗啉、氟菌•霜霉威、锰锌•氟吗啉、唑醚•代森联、烯酰•吡唑酯、霜脲•嘧菌酯、丙森•霜脲氰、代锰•缬菌胺、氟啶•霜脲氰等。另外也可在发病初期选择生物药剂丁子•香芹酚进行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