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产业融合 带动村美民富

方水镇白玉村巧手妙绘“富美村居图”

2020-01-16 09:58信息来源: 今日江油阅读次数:
【字体: 打印

 

          图为方水镇白玉村村口村民休闲广场


白墙红瓦、傍山而建,漫步其中,仿佛置身风光旖旎的山水墨画。如同一块璞玉被“精心”打磨,创新探索乡村基层治理,将白玉村打造成了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乡村情趣,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面貌,还有了“土中出白玉,地里出黄金”的俗话。

村“两委”牵头,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每年5月,白玉村田间地头的枇杷陆续成熟,采果尝鲜的游客纷至沓来。

不止如此,桃子、草莓、枇杷、猕猴桃等优质水果,加上生猪养殖,各类特色产品也走入了市场,充实了村民的钱袋,通过依靠大力发展水果种植、生态养殖、乡村旅游三大支柱产业,白玉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去年,我们村实现总产值8936万元。”越来越好的日子,越来越厚的票子让村支书邓云林满怀干劲。

村民们也从“风景”中望到了“钱景”,改造起自家住房,搞起了10多家民宿旅游、农家乐。地道的农家菜、清新优美的环境,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

而这一切,离不开白玉村开展乡村基层治理,让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聚力乡村振兴。

白玉村是旱山坡,种粮产量低。后来,通过党支部带头调整种植结构,由单纯种粮改为种葡萄、柚子等水果。慢慢的,村民的观念扭转了过来,山上种水果树不仅比种粮赚钱多,还保护了生态植被,全村果业发展了起来,如今有柚子、枇杷等果林近万亩,去年实现收入4000余万元。

文化为媒,打造魅力“世外桃源”

江油是李白故里,白玉村自然也是文化文明氛围浓郁。

在白玉村,文明已然成为村民共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通过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学习强国”“文明新风”“科普惠农”“爱心驿站”“法律护航”五个志愿服务队,该村传思想、传政策、传新风、送科技、送关爱、送法律志愿服务活动如火如荼开展起来,群众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在白玉村基层治理中,文化为媒、以文化人的事例比比皆是。

通过“1+3”党员教育、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民夜校、道德大讲堂等形式,该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村民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卫生、勤俭节约、诚实守信、邻里和睦等好习惯;组建文艺表演队,让文体活动变成常态,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征集家风家训25条,评议“白玉好人”“文明家庭”等进行表彰……

一个个家庭小文明蕴养全村大文明,大家拧成一股绳,白玉村村容村貌有了新变化。

文明新风愈来愈浓郁,连游客也拍手称快。在此踏青的涪城区居民张燕燕感慨道:“环境好,村民素质也高,生活在这里真是惬意,就像桃花源一样。”

业兴村美,村子实现华丽蝶变

欧式小洋楼环绕在碧波荡漾的池塘周围,规范的绿化带与家庭“花园”交相辉映,道路平坦宽阔,咖啡书吧、农家乐、电商服务站等配套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方水镇白玉村宛若一幅画卷。

“我们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推进‘生态白玉·蜜桃家园’建设。”邓云林介绍,通过制定《白玉村村规民约》《白玉村保洁制度》《白玉村规范畜禽养殖村规民约》,实行门前三包,组织全民参与,形成了环境优美、乡情浓郁、生态宜居的白玉幸福美丽新村。

邓云林说,白玉村还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打造美丽村容村貌,让村民装潢精致的欧式小洋楼、规范的绿化带,与大片大片的果林交相辉映,充满乡村田园之乐。

借助优美的环境、独具优势的水果产业,乡村旅游逐渐在白玉村兴起。

“果子一成熟,来采果尝鲜的游客很多。”邓云林说,美丽的环境和良好的口碑,让白玉村一年四季都有固定游客来此休闲。去年,该村年吸引游客达16万人次,旅游促收1000余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875元。 (马仕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