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看江油

【绵阳日报】建好“菜园子” 丰富“菜篮子”

——江油着力推动蔬菜产业规模化发展

2020-03-16 11:09信息来源: 管理阅读次数:
【字体: 打印

范灵知

有些蔬菜刚刚应季种下,有些蔬菜正茁壮生长,有些时令蔬菜刚从地里采收就乘“专车”成批销往绵阳、成都等地……春季,江油蔬菜产业的盛景在各蔬菜种植基地呈现。

近年来,江油市依托产业资源优势,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优化科技服务环境,推动了蔬菜产业规模化发展,蔬菜产业已成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

大户带小户,规模种植闯富路

挖出、淘洗、分类、打包后,一车车折耳根从原九岭镇苏溪村运往成都、广元、重庆、深圳等地。“全村种植折耳根1300多亩,年产5千多吨。”该村主任胡明星说,折耳根的市场需求大,基本不愁销。

苏溪村折耳根的繁盛并非一蹴而就。多年以前,折耳根只是该村田埂、路边的野菜,但口味甚佳,有几户村民拿出几分田试种,尝到了甜头,于是该村瞄准商机,去广汉学习种植技术,并在政府帮助下完善基础设施,成立了九岭苏溪折耳根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实行经营管理、技术指导培训、生产资料购买、病虫防治、产品销售“五统一”,折耳根种植规模也随之扩大。

在合作社的影响下该村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种植,形成如今的规模,这股影响力又继续延伸到邻村、邻镇,折耳根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现已成为江油主要品牌蔬菜之一。

蔬菜的规模化发展,离不开种植大户的示范引领。苏溪村折耳根形成的规模效应,正是应对了“抓大户才能带动小户”这句老话。

长期以来,江油坚持把培强育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作为发展蔬菜产业的重要举措,依托农民培训项目,采用课堂教学和现场对接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培育了一批懂生产会管理的蔬菜新型职业农民,并通过对蔬菜种植大户、家庭农场、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对接指导”,针对蔬菜职业农民“培训指导面对面”,不断提高全市规模化经营水平和规模化种植效益。

目前,江油市有规范运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30个、家庭农场30家、种植大户241户、蔬菜农业企业6家,成为江油蔬菜规模化发展的主力军,蔬菜规模化经营面积达23243亩,规模化程度为25.63%。

一镇造一品,品牌效应促增收

3月正是播种生姜的季节,主产生姜的厚坝镇农田里异常忙碌。平喆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也适时播种,一堆堆生姜种堆在田边,农户们分工协作着选种、挖沟、下种、埋种、覆盖塑料膜,整个种植过程俨然一条规范的生产流水线。

“生姜怕干,也怕水,对湿度和温度的要求很高,整个生长过程都需要精心管护”,平喆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何代平是厚坝镇最早一批种植生姜的大户,懂技术、会管理,不仅将生姜种植之道运用在自己农田,也将其倾囊相授给周围种植户。

厚坝镇种植生姜的大户有十多户,许多散户也种植,全镇生姜种植面积达3千多亩,遍布每个村,正是这种规范化生产,科学化管理的理念,从源头塑造了厚坝生姜的品质。

种植生姜的生产成本很高,最怕的就是滞销,种出来,还要卖出去。

“每天销售2万多斤生姜”,何代平还有另一个身份——生姜收购商和销售商。何代平除自产生姜外,还收购生姜,并在洗姜、分档等粗加工后,将其远销外地。除了何代平,厚坝镇还有两家业主收购和销售生姜,这三家业主合力将厚坝打造成了江油生姜集中收购点,大量生姜由此售往内江、宜宾、达州等地。

生产、加工、销售,厚坝的生姜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生姜也成了该镇特色蔬菜。

近年来,江油将蔬菜发展方向定位于“一镇一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布局,不断调整产品结构,优化品种,做好产品上档升级,现已培植形成了折耳根、芦笋、生姜、莲藕、菜用马铃薯、西瓜六大特色产品,建成西屏、武都等规模化蔬菜园区20余处。

科技来助力,省时省力增效益

“利用机械化种植菜用马铃薯每亩可节约500元生产成本。”江油市明利家庭农场负责人郑明利说道。

该农场是菜用马铃薯种植大户,选种、播种、采收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不仅成本高,农忙时节还不好找工人,后来该农场采用机耕、机种、机防、机收全程机械化种植,不仅提高了效率,也节约了生产成本。

蔬菜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量大,且技术要求也比较高,在新形势下,引进省时、省力、高产、高效、适合蔬菜生产的农业新技术、新设备成为大势所趋。江油蔬菜种植户也都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及时做出改变。

走进江油市农旺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番茄、西芹、丝瓜等蔬菜长势喜人,围绕在蔬菜根部周围的一根根管道已经被蔬菜的绿叶遮挡,若不仔细寻找,很难看见,但蔬菜所需的水和营养都是通过这些管道输送。

据介绍,该合作社240亩设施蔬菜栽培全部采用肥水一体化管理,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根据蔬菜生长规律定时、定量对其所需水分和养分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只需要一个人操作,节约人力成本,也节肥、节水。”该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谢艳说。

全程机械化栽培等技术,肥水一体化管理等“轻简化”栽培技术,有助于提高农产品丰产性,降低劳动成本,实现效益的最大化,目前,江油正推广这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