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看江油

[绵阳日报]走进江油红军文物陈列馆

——百件红军文物 见证激情岁月

2019-10-08 11:01信息来源: 绵阳日报阅读次数:
【字体: 打印

                             红军用过的自制火枪


                             红军用过的大刀


                             红军墨写标语


红军石刻标语及生活用品,红军使用过的枪支……近百件红军文物和110多件图片资料,在江油市西山双拥公园红军文物陈列馆里,无声地向参观者讲述着当年红军在江油战斗、建设苏维埃政权那波澜壮阔的往事。自2011年6月28日建成免费开放以来,江油红军文物陈列馆已成为江油市独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绵阳市党史教育基地”“绵阳市革命传统文化普及基地”,年接待参观者逾10万人次,其中未成年人4万多人次。

□雷兴双 本报记者 田明霞 文/图

陈列馆里的红色记忆

深秋,小雨,江油市西山公园内那座小院显得更加宁静,但小院里的“江油红军文物陈列馆”依旧吸引着一拨拨人们来参观,那波澜壮阔的激情红色岁月,让来自绵阳一家单位的党员们心潮澎湃,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这座川西民居风格的小院,在翠柏绿樟掩映下,有几分古雅,青瓦红檐,红木回廊,青石地板,雕花木窗,走进小院,激励人心的红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走进大门,左右两侧的石刻红军标语映入眼帘,“打倒卖国贼国民党”“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两组石刻标语,一下子就把人们带回到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江油的那段特殊历史时期。

1935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以10万大军的威武之师,突破四川军阀军队的嘉陵江防线,红九军、红三十军取道剑阁,于4月初进入剑阁、江油、梓潼三县交界的江油青林口镇。在其后的一个多月里,红军一方面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共产党和红军的路线、方针、政策;另一方面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区、乡、村三级苏维埃政权,解放被压迫剥削的劳苦大众。

为让革命思想深入到老百姓的心里,红军就地取材,在石碑、民居墙和山崖上刻下或书写了很多红色标语。在红军全部撤离江油后,军阀反动派对红军留下的许多标语大肆破坏,但当地老百姓采取抹上石灰、埋入地下、植上杂草等方式,机智巧妙地保护和留存了不少红军石刻标语。

四川境内最大的红军墨写标语——“红军是中国民族和劳苦民众的救星”,当年书写在江油青林口一家地主大院的外墙上,这幅标语的照片如今陈列在江油红军文物陈列馆里。这条标语能幸运地保留至今,还有一个曲折的小故事。据青林口当地老人回忆,红军撤走后,还乡团就来了,当地的土豪劣绅建议把标语都铲除或涂掉,一个国民党军官说不需要铲除,只要改一个字,就可以“为我所用”,于是,他们就将“红”字改成了“国”字。1949年12月,人民解放军解放江油后,当地人民又将“国”字改成了“红”字,并保存至今。

江油红军文物陈列馆展厅面积670平方米,分序厅、万里长征、江油战役、政权建设、发动群众、无私奉献、尾声和报告厅等8个部分,主要陈列红军在江油的革命遗物、图片等,其中红军文物实物100余件,图片、图表资料110件,采用声光电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出了红军在江油的革命历程和丰功伟绩。

江油人无私支援红军

进入江油红军文物陈列馆正厅,在“万里长征展厅”,一张名为“红军桥”的照片,再次把人带进红军与敌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故事里。1935年5月上旬,红军奉命迅速转移离开青林口镇。其中一位红军女大队长,因“出痘”不能吹风无法随队前行,便留下继续发展革命力量。红军一走,土豪恶绅组成还乡团回到青林口,红军女战士不幸被捕,绑在“合益桥”南头一根木柱上严刑拷打。还乡团未能从女战士口中套出任何机密,最后将其杀害。红军女战士为革命牺牲的故事在青林口传开,感染着无数百姓。为了纪念在桥上被杀害的女战士,1956年,当地政府将“合益桥”改名为红军桥,沿用至今。

据介绍,红军在江油期间,组织、领导广大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建立了56处县乡苏维埃政府、277处村苏维埃政府,在江油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留下了中坝红军纪念碑、青林口红军桥、以及许多当年红军战斗、生活的遗址遗迹。

民拥军来军爱民。在展厅的无私奉献板块,展陈了大量红军的收条。其中一张收条上写着“今收到第五村乡苏送来白米八斗,独立第二十一营二部条”。类似的收条、便笺、信件,在展厅里均能看到。其中,有一张是当地村民任似进送子参军返回时,红军开的路条,上面写着:“兹有任似进送他儿子参加红军,由我部返里,望沿途岗位查验放行。”还有一张便笺,写着当地村民巩兴寿父子参军后,家中有老母亲“没有吃的粮食”,红军要求当地村苏维埃负责同志予以照顾,希望“把米分一点给他老母亲吃”。

据史料记载,红军在江油期间,江油老百姓踊跃支持红军,先后支援粮食1116.5万斤;近9000人参加红军并随军长征,其中,新兴乡的王银山、永胜镇的陈忠宝、中坝镇的杜灵、贯山镇的罗维安、雁门镇的黄继甫后来成为了共和国军队的高级指挥员或高级干部。这两组数据,是当年江油老百姓为红军长征、为中国革命作出重要贡献的有力证明。

在红军进入江油部分,陈列了红四方面军的军帽、军服、雨衣、皮带及红军使用过的药酒瓶、瓷碗、铜炊壶等实物。同时,在“围城打援”部分,展陈了红军自制手雷、红军在江油战役中使用过的手榴弹、子弹、弹壳、三角铁钉、马刀、砍刀和游击队使用过的铁锏、长矛、羊角叉等。

红色基因代代传

“徐向前元帅在江油还指挥过‘围城打援’解放中坝的战斗。”在红军文物陈列馆,来自江油厚坝镇的高军、刘红夫妻一边参观,一边给7岁大的孩子讲解红四方面军在江油战斗的光辉事迹。作为革命老区,江油文博部门征集、馆藏了红军长征在川西北的大量革命文物。其中,仅国家三级以上文物就有691件,包括红军使用过的生活用品、武器装备等,这些文物有一部分在江油红军文物陈列馆展陈。

近年来,江油市深度挖掘传承红色文化遗产,先后建设了四川党团组织创始人王右木纪念馆、西山革命烈士陵园等一大批“红色工程”,以“百年铸魂、红色传承”为主题,开展了缅怀英烈、弘扬红军精神的一系列红色文化活动,讲好了“红色故事”,传播了“红色声音”,展示了“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如今,“缅怀先烈、敬仰英雄”已然融入江油人的血脉。

为充分利用好红军陈列馆这一平台阵地,让更多的学生、市民、党员干部牢记革命传统,发扬红军精神,陈列馆紧密结合江油党建工作要求,与市内各单位、乡镇、社区、村党委(支部)分别开展了“革命传统教育”“红军长征精神教育”以及“重温入党誓词”活动,进一步发挥了革命传统文化普及基地作用。学校在红军陈列馆开展入队、入团仪式,有序组织学生分期分批参观学习,接受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

江油红军文物陈列馆的工作人员表示,要继续大力实施江油的“百年铸魂、红色传承”工程,进一步彰显江油红色文化的历史价值、理论价值、政治价值和时代价值,推动红色基因传承、红色血脉延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励鼓舞广大党员群众以奋进者的姿态砥砺前行,为高水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做出江油贡献。

(来源:绵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