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油人大 > 监督工作

江油市人大监察司法委
关于切实解决执行难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1-08-20 13:19信息来源: 市人大监察司法委阅读次数:
【字体: 打印

执行工作是“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最后一个环节”,事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事关依法治国的工作大局,事关国家法制的统一尊严。江油高度重视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不断深化执行工作长效机制建设,深入构建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促进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实现,维护法律公平正义,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0年以来,江油市人民法院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7676件,结案6852件,结案率89.27%,执行到位标的金额2.82亿元,实际执结率37.52%,首执案件执行平均用时73.04天。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审限内执结率、终本合格率、信访案件办结率等三个“核心指标”分别为99.66%、100%、100%,“解决执行难”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近年来,江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解决执行难工作,不断加强对执行工作的领导,成立了“解决执行难”工作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坚持落实执行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各成员单位职责,定期研究解决执行难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协调推进重大疑难案件的执行。各级各部门从执行协作、执行联动、执行惩戒等方面都给予支持和保障,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政法委协调、法院主办、部门配合、社会各界参与”的解决执行难大格局。加大对执行工作的支持和保障力度,解决了执行力量、装备、经费等问题,进一步完善了司法救助制度,设立了司法救助资金并纳入了政府财政预算。

(二)完善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体系。市人民法院进一步加强了与全市各部门在打击失信行为的协作配合,建立了联合惩戒失信被执行人的协调机制,加大了对失信人的公开曝光力度,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司法拘留直至追究刑事责任等措施也被广泛运用。2020年以来共将2595名被执行人纳入“失信黑名单”并限制高消费,在社会公开曝光失信人员15批1252人,对拒不执行、规避执行、妨碍执行的被执行人实施司法拘留11人,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5案5人,给失信被执行人形成了有力的震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市对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全方位多要素的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的工作体系进一步健全。

(三)加强法制宣传,完善社会治理源头预防机制。进一步加强了法治宣传教育,强化法治观念,严格依法行政,充分运用多元化解决矛盾纠纷调解机制,通过司法调解、执行和解等方式,引导被执行人主动履行生效判决和文书;依托全市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和综合治理网格运行体系,建立完善了以各乡镇、街道办为基本单元,派出所、司法所、社区、村社干部、治保调解员、人民调解员等为成员的基层协助执行网络,畅通了执行信息渠道,为执行工作提供了基础保证,社会治理和源头预防工作机制更加完善。

(四)完善查控机制,多措并举提升执行办案质效。一是完善被执行人及其财产查控机制。市人民法院以执行指挥中心建设为抓手,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与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机构和车辆管理等部门协作,提升执行工作成效。进一步拓宽查控系统的覆盖范围,将理财产品、商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社保信息等纳入查控范围。推动财产查控信息共享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律师调查令调查被执行人财产等相关制度。二是完善打击拒执犯罪工作机制。加强法院、公安、检察部门的协调沟通机制,推动完善拒执罪公诉、自诉相关工作流程,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充分运用罚款、拘传、拘留、限制出境等强制措施,加大对拒执行为的惩处力度。三是落实立审执协调运行机制。坚持工作统一,树立“立审执”一体化观念,定期组织立审执部门召开工作协调会,努力解决立案、审判、执行相脱节、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确保裁判文书的可执行性。同时,在立案、审判阶段,积极做好当事人的保全引导工作,让保全与后续的执行有序衔接,降低申请执行人权利落空的风险,确保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维护。四是注重执行宣传,广泛深入的宣传执行工作的法律规定和法院采取的重大执行工作举措,宣传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营造执行工作良好的社会氛围。五是积极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行动,保障广大群众利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二、存在的问题

江油在解决执行难问题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期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影响了人民法院正常的司法活动和司法公信力。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

(一)执行难大格局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2018年以来,我市多次召开了解决执行难联席工作会,部门的协作配合有了很大进步,但各协助执行单位的协助职责、考核及责任追究需要进一步明晰,个别部门对法院执行工作协助配合不够积极的现象仍然存在。另外,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存在一定的信息壁垒; 打击拒执犯罪联动机制协调不畅,未得到全面建立,合力攻坚、部门联动仍有差距。

(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全社会尊重服从、主动履行生效判决的社会氛围还不够浓厚。二是部分被执行人法治观念淡薄,不自觉履行、拒不履行债务的现象比较普遍,被执行人以各种手段转移、隐匿财产,逃避执行债务,造成被执行人难寻,被执行人财产难查,执行效果不理想。三是一些当事人对案件执行的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片面认为赢了官司就应该得到补偿,执行是法院的责任,缺少主动协助做好执行工作的自觉性。

(三)司法救助力度力量还需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涉及交通肇事、人身意外伤害、工伤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案件不断上升,这些案件一旦进入执行程序,存在着赔偿数额大、被执行人履行能力弱或无履行能力的情况,实行司法救助数额也难以达到申请人的要求,因而此类案件执行难现象仍然存在。

(四)打击拒执犯罪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从我市执行案件的数量和执行工作情况来看,被采取司法拘留、追究拒执罪的人数相对执行案件数量来说较少,对依法打击抗拒执行、规避执行的典型案例曝光度也不够,社会警示教育效应不够明显。

三、意见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夯实解决执行难工作基础。要从维护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维护司法权威和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高度,加强对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人民法院在执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进人民法院与政府有关部门之间执行网络查控和联合惩戒系统建设,在装备、经费、人员等方面为人民法院执行工作提供保障,切实解决“案多人少”的问题。

(二)完善联动机制,深入构建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一是进一步完善执行联动机制,对执行难实行综合治理。坚持落实执行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目标责任考核,加强督导检查,工作落地落实;二是市人民法院要主动与部门、乡镇等相关单位紧密配合,建立健全相关信息通报、反馈机制和快速调整的协作配合机制,共同做好执行工作。三是加快执行网络查控系统建设,充分发挥“智慧执行”平台作用,加快建立执行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公布和通报执行案件信息和提请协助执行事项,争取执行工作从手段保障上有新的突破。四是严厉打击拒执犯罪。加强与公安、检察机关的协调,严厉打击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行为、暴力抗拒执行的行为以及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违法犯罪行为。

(三)创新工作举措,确保执行工作公平公正高效廉洁。 一是大力加强执行工作规范化建设,完善执行工作奖惩激励机制,加强案件的检查考评工作。二是加强执行监督。强化社会监督,建立和完善执行监督机制,严肃追究违法执行、消极执行人员的责任。三是加强执行队伍建设。加强执行干警思想作风和业务能力建设,深入整治“选择性执行、消极执行、乱执行”等突出问题,强化文明执行,规范执行,严格纪律和制度约束,着力提升执行队伍整体素质,确保执行工作公正高效廉洁。

(四)加强源头预防,进一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强化法治观念,增强全民的执行意识,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凝聚全社会理解执行、尊重执行、协助执行的广泛共识,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和执行环境,推动执行工作进入良性法治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