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油人大 > 监督工作

江油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
关于江油市2021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调查报告

2021-08-20 13:15信息来源: 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阅读次数:
【字体: 打印

根据《监督法》和市人大常委会2021年工作安排,7下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华松带领财经委、预工委、研究室等同志,采取听取工作汇报、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市高新区、发改局、工信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文广旅局、统计局、经济合作局、三合镇、含增镇等市级部门和乡镇2021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供会议审议参考。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1-6月,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47.16亿元、可比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99亿元、增长8.1%,第二产业增加值102.01亿元、增长11.6%,第三产业增加值119.16亿元、增长15.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5:41.3:48.2。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7.4%、36.5%和56.1%,分别拉动GDP增长1.0、4.7和7.3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3%。1-6月,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30642万元,同比下降47%。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8359万元,同比增长10.4%;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86641万元,同比下降62.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5642万元,同比增长26.4%。上半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1019元,增长1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0556元,增长13.6%。

二、存在的问题

上半年,我市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总体呈平稳运行的基本态势。但影响和制约经济健康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下行压力较大,有的困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项目投资后劲不足。表现为:一是入库项目个数和投资额度整体呈下降趋势,1-2月入库37个,总投资27.2亿元;3月入库18个,总投资9.8亿元;4月入库17个,总投资4亿元,5月入库10个,总投资2.7亿元;6月入库7个,总投资7.49亿元。特别是技改项目储备不足,严重影响我市技改投资数据(1-6月,技改投资增速下降21.3%,低于绵阳平均增速46.4个百分点)。截止6月底,我市在库可报数技改项目41个,库余投资仅有5.7亿元。下半年,我市技改项目投资、技改项目储备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局面。二是重点项目推进迟缓,经济增长动能不足。部分项目未按期开工、项目推进总体缓慢。重大基础工程项目投资逐步减少,但相应的替代项目储备不够,现有投资项目中民间投资占比不高,生产性投资不足,特别是近期能够建成投产形成新的增量的项目不多。

(二)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一是市场主体退出及流失严重。11-6月,江油市市场主体注销1543户,增长28%。其中,企业349户,增长48%;个体工商户1178户,增长22%;农民专业合作社16户,下降20%。1-6月,江油市迁出企业共21户,增长200%;迁入江油市企业仅1户,下降94%。 二是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规上企业利润下降明显。因产业链上游钢材、成品油、进口原木等生产原材料价格连续上涨,20户规上工业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中小企业盈利困难,税收显示,1-6月,占比97.5%的中小微企业税收贡献仅为21%,远低于重点企业。

(三)消费拉动增长能量释放不足。1-6月,虽然全市社消零增速达到24.4%,但增速低于绵阳0.7个百分点,位次居绵阳第11位,相对靠后,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体现不足。

(四)要素制约影响较大,发展保障压力剧增。企业融资瓶颈仍未突破,融资难、融资贵依然存在。受产能、环保影响,园区电网、供气等生产要素达不到企业生产条件要求,招商引资企业难以落地,部分优惠政策难以兑现落实。土地调规难度大,用地指标紧张。

(五)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实际可用财力总量增幅较小,而“三保”支出、债务还本付息和暂付款清理消化等刚性支出不减反增,加之方特二期、惠科双铜等新签约项目需地方政府筹措大量建设资金,导致财政收支矛盾愈发突出且在较长时期面临严峻考验。

三、意见和建议

针对上述调研发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相关指标分析研究、强化经济运行监测预警。一是强化对经济运行的监测力度,及时了解和反映相关领域动态信息和相关经济运行态势,建议加强对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通报、督查;二是强化宏观指导,要加强对重点指标的分析研究,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势,重点突破增速大幅回落或下降、比重较高、影响较大的行业,追加措施,引导、支持行业发展,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定期分析研判全市经济运行态势,找准薄弱环节和困难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问题的举措。

(二)坚持工业主导地位,努力发展优势产业。全市上下要切实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增强加快工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工业经济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要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工业经济增长,从而增强全市经济发展后劲。一是坚定不移的抓好投资。进一步加强对我市重点建设工业项目全过程、全链条的跟踪服务,有效推进项目建设,针对项目建设开工难、进度慢等问题,深入一线,深究原因,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协调解决,倒逼未建项目及早开工,在建项目早日竣工。二是坚定不移的抓好招商引资。始终把招商引资摆到经济工作的头等位置,坚持围绕我市产业结构特点和发展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靶向招商。产业“链条”拓宽度、延长度、增高度,强化重大项目引进,围绕最新产业政策,招引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高精尖大项目。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要进一步优化招商服务,加强投资环境建设,让引进来的企业留得住,发展好。提升企业信心,促进企业加快发展。三是坚定不移的抓好工业生产的正常运营。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研判分析,制定“一企一策”帮扶措施,落实好电价优惠政策和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加强“政、银、企”对接协调,着力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资金、土地、环保等要素保障问题。通过与金融机构密切对接,为企业牵线搭桥,促进授信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三)积极推进项目建设,不断壮大实体经济。深入贯彻落实绵阳市(县)域经济发展会议精神,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坚持以“非常之为”争项目,以“非常之心”引项目,以“非常之力”建项目,推动项目投资工作取得新的成绩。要立足全市资源优势和重点产业发展定位,谋划争取更多重大项目;要围绕本地的优势和主攻方向,理性选择招引性价比高的项目;要严格落实工作例会、定期通报等制度机制,全力推动拟投产项目按时试产、投产,全力抓好协调调度和盯办服务,着力解决在拆迁、行政审批、用地、生产要素等方面具体问题,确保未开工项目特别是政府投资项目应开尽开,已开工项目加快进度。一要坚持深化改革,优化发展环境。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要形成合力,统筹运用财政、土地、金融、税费等政策做好服务。深化精准帮扶,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营造项目建设良好环境。二要狠抓重大项目,扩大有效投资。要突出重大项目带动作用,加快推进重大项目的落地建设,积极鼓励和扩大民间投资。三要强化要素保障,狠抓工作落实。要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建立项目服务专班,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增强财政资金投入精准性,全力推进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建设。

(四)大力发展民生事业,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增强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积极推进人大代表票决重点民生实事,积极抓好一般民生实事。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衔接工作。加快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改善困难群众生活。不断完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实施高质量就业创业提升计划,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创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力度,实现社会保障更高水平全覆盖。大力发展教育、科技、卫健、文体旅游等各项社会事业,增强粮食安全意识,倡导文明用餐、反对餐饮浪费行为。严格落实防疫防控各项措施,巩固防疫成果。全面完善社会治理制度,做实做细各项防汛抗灾应急预案,优化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