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业江油 > 两新发展

江油何以成功入选省产融合作创新首批试点!

2024-03-01 09:40信息来源: 江油市工信局阅读次数:
【字体: 打印

近日,记者从江油市工信局获悉,江油市成功入选四川省产融合作创新试点(第一批)名单。

按试点工作要求,江油市将利用3年时间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资源洼地”。

江油市何以成功入选?在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看来,主要有四方面的优势。

首先,江油市产融合作基础较好。自201710月被列为四川省产融合作试点市以来,通过三年试点,产融合作效果明显,实现了产业与金融良性互动,重点产业健康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效提升的试点目标。作为四川省9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代表,去年12月江油市还被省经信厅列为“集群金融”的试点地区,旨在通过“政府+园区+产业”模式,以产业集群为载体,为中小企业提供系统性、全方位融资支持。

其次,政策体系较为完善。近年来,江油市出台《江油工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江油市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了产业发展定位和科技创新路径。通过出台《江油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江油市激励乡镇抓经济发展工作方案(试行)》明确对产业和金融的支持政策。

同时,江油市财政金融实现了良性互动。市财政出资加入绵阳市企业应急转贷体系,历年来上争应急转贷资金13312.14亿元,占绵阳全市转贷总额30%以上,为企业节约财务成本超过5000万元。同时,江油高新区通过开展“园保贷”信贷业务,设立“园保贷”风险池资金1240万元,累计为16户企业放款532.9亿元。

另外,科技资源优势突出。目前江油市现有国省市研发机构3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院士产业园1个、国家级星创天地和省级孵化器各2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5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9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省级“瞪羚”企业2家,具有职业资格技能人才3.8 万人,是中国(绵阳)科技城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主承载地。

据了解,当前江油市初步形成了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大中小型机构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新型金融业务,辖区内各金融机构为实体企业年平均新增发放20亿的信贷资金。全市银行业金融资产规模、金融机构种类数量、金融活跃程度、资金吸附能力等均居绵阳各县市区前列。

下一步,工信局将通过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支持集群建设、推动集群建设贷款较高速度增长、提升集群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能力、建立风险补偿机制为集群融资增信、建强融资服务平台畅通对接渠道等五项措施以使产业与金融信息畅通、高效联动、良性循环,金融服务产业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产业融资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宽,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效提升。

来源:江油市融媒体中心